在医保控费与合理用药的双重压力下,“辅助用药”备受煎熬。
昨日(11月26日),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林在“度势·纳新2018”新格局下产业创新与行业趋势大会上表示,由安徽省卫计委牵头在临床路径中限制了26种 “辅助药品”(比如骨瓜提取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注射液、单唾液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转化糖电解液)使用,这一项措施让该院临床药占比下降4-5%。
事实上,早在2016年1月,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关于成立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的通知》指出,禁止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用药纳入临床路径。
显然,严控甚至“驱赶”辅助用药的政策,有效压低了药占比,控费成效“立竿见影”。
毕竟,辅助用药曾造就过千亿计的市场;绝大多数辅助用药,在各省临床用药市场,都是TOP30的品种。
如今,辅助用药却在以控费为第一要务的中国新医形势下,遭受生死时速的政策冲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申长春博士支招,“辅助用药必须尽快找到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否则随时会被淘汰”。
严控辅助用药
临床路径成未来“杀手”
纵观中国药品销售排行榜T0P30位之中,不乏有辅助用药的身影,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发达国家的医院用药习惯截然不同。
健识君采访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我国辅助用药存在超适应证用药、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给药频次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诸多问题。这也导致着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加了医保支出的压力,无形中给医院的临床用药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临床路径将是严控辅助用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一旦医保、卫生部门达成一致,全力推进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等改革措施,医疗机构从体制上扭转以往的激励机制,促使医疗机构用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药品和操作治愈患者,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对于辅助用药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复存在。
那么,对于现在这些辅助用药的重点品种将何去何从?申长春指出,对于药企来说,也并非丝毫没有一线生机。若能做到以下四点,依然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证明疗效,完善临床疗效数据
2、证明独特价值
3、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作为定价理论依据;
4、“合规推广”取代“带金销售”。
大限将至
多省市印发辅助用药清单
2015年,辅助用药目录横空出世,震惊了医药圈,随后云南、安徽、辽宁、山东、湖北、山西、河北、江西等省份明确提出了严控辅助用药。
近期,各地卫计委对于辅助用药的新一轮严控来袭。2017年10月底,贵州省卫计委于印发《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三甲医院严控医疗费用增长。
随后,贵州省某市级三甲医院下发《建议暂停购用药品目录》,其中包括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中药注射剂目录共62个品种。
2017年11月,四川省卫计委印发《关于强化问责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紧急通知》,要求严控医疗费用的紧急增长,省内三甲医院随及发出《重点监控辅助用药名单》。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在被砍掉是以中药注射制剂为主,这些辅助用药并非用于治疗,因此,未来相关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转型。
而对于产品转型的问题,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同看法。大多数企业的负责人都对国家对辅助用药的监控表示可以理论,但不能一刀切,他们相信疾病治疗和用药仍需将选择权交给医生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