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过后,天气越来越寒冷,患伤风感冒的人也越来越多。家住衡阳市常宁的刘奶奶近日咳嗽、畏寒,到常宁市中医院看门诊,开口就说:“医生,我感冒了,帮我开点好的消炎药吧。”接诊的门诊医生并不急着给她开药,而是给她把把脉,再看看她的血常规检查单,笑着对她说:“您别着急,不用吃药,回去用葱白、苏梗、黄豆、桔子皮一起煎水当茶喝,不出几天就会好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像刘奶奶这样,一有伤风感冒就往医院和药店跑,自作主张服用消炎药、感冒药等。但是,很多人都以为消炎药就是抗生素,其实,我们口中常说的消炎药并不等于抗生素,也非抗菌素,很多人会将它们的概念搞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消炎药与抗生素的区别
消炎药在医学上主要是指解热镇痛抗炎药,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两大类。非甾体类消炎药包括我们熟悉的阿司匹林、布洛酚、对乙酰氨基酚等;而甾体类消炎药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和地塞米松。
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自然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了。
抗生素与抗菌药关系
抗生素与抗菌药之间其实就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能够抑制、杀灭的所有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的药物,范围较大;而抗菌药物主要是指能够杀灭细菌的药物,范围较小。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过去流行的非典,它就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
三者如何使用
炎症是泛指身体对多种损伤因素出现的防御反应,如“红肿热痛”等,所以,当医生说改善“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时所用的药物,其实是指解热镇痛类药,即“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等)、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消炎痛)。
而我们常说的抗生素并不直接对这些炎症反应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的,因此,如果日常生活因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过敏等引发局部软组织瘀血、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都应选用消炎药,而不宜选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当然,如果这些“炎症反应”是由细菌感染所致,这时选用的抗生素又可以称为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感冒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病毒或细菌都可以引起发热、头痛、流涕等感冒症状,但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感冒,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热,抗生素是无效的,必须用抗病毒药物。此外,就算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细菌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结核杆菌引起的发热,就只能用特殊的抗菌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如果盲目使用其他抗生素,就会耽误病情。
因此,抗生素不能随意服用,不仅有肝肾功能损害,还可产生耐药性。感冒发热可以先看中医,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少。特别是一些肾病患者,感冒后适宜辨证运用中药治疗,在补肾清利基础之上酌加疏风解表之药,感冒症状能明显缓解,肾功能亦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一般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只有体温超过38.5℃,血常规中白细胞增高时才可适当选用一些肝肾功能损害小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