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论文中心 -> 耳鼻喉科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124125126127128129130131下一页 末页
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科在电视显像系统监视纤维喉镜下对156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进行手术摘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成人喉血管瘤常位于室带、杓状软骨或声门下。但占据全部喉并累及双侧梨状窝的下咽部、喉巨大血管瘤较少见。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巨大喉、下咽血管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鼻中隔偏曲引起或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约占15%~20%。现将我科两年来治疗的该种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鼻咽癌(NPC)好发于我国南方,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检查可较为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结构,肿瘤病变的定位以及病变侵犯的范围和颅底的受侵情况。本文对1994年至1997年我院CT诊断NPC中颅底侵犯的21例做一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CT表现、侵犯途径与肿瘤生长部位的关系。....
发表时间:07-15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多为单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自用卫生纸等物填塞后停止。出血不止者往往需采用鼻腔填塞术。对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术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对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致估计出血部位的鼻出血,传统的鼻腔填塞术往往不能奏效,而需反复填塞或行后鼻孔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有待改进。....
发表时间:07-15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较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在中国,除韦氏环NHL外,鼻腔NHL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鼻腔NHL可来源于NK、T或B淋巴细胞,中国的鼻腔NH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B细胞淋巴瘤少见。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更名为鼻腔、鼻(腔)型NK/T细胞淋巴瘤[1]。鼻腔和鼻腔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相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前者原发于鼻腔,后者可发生于鼻腔外部位,如皮肤、胃肠道、睾丸、肾和上呼吸道,以皮肤来源最常见。....
目的 探讨和完善鼻内窥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1999年3月~2006 年1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其中2例有1次前期经鼻手术史。用鼻内窥镜经鼻肿瘤切除,同时在内窥镜下联合下鼻道开窗径路肿瘤切除术。术中用电刀电凝肿瘤基部,术后发现瘤体样组织辅以YAG激光处理,随访12~24个月。结果 25例中4例术后复发,21例未复发,治愈率84%。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联合下鼻道开窗径路肿瘤切除术以及辅以电刀或激光处理术腔,能够准确地将肿瘤彻底切除。....
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对150例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病人,应用鼻内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鼻出血常见于鼻腔前部,止血比较容易。后部鼻出血(指在前鼻镜下看不到出血部位的鼻出血),或称难治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难题之一。这种鼻出血来势凶猛,有时会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3~9月用鼻内镜治疗后鼻孔填塞止血失败者4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鼻中隔偏曲行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手术,临床上手术失败病例常需作再次矫正,由于前次鼻中隔偏曲术后患者中隔软骨及骨质局部不规则缺损,术腔组织粘连,再次手术时操作困难,极易出现鼻中隔穿孔,难度较首次明显增大[1,2],增加了鼻中隔穿孔的风险。作者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鼻内窥镜及其显像系统下鼻中隔再矫正术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124125126127128129130131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