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治疗中支气管扩张剂正确应用
抗胆碱能药物作用机理:肺内存在3种毒蕈碱受体M1、M2、M3。抗胆碱能药物主要能过阻滞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上的M1、M3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导致气道平滑肌松弛,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下降。已有研究证实异丙托溴铵在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方面比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更有效。
作者:刘康,范小宇 2015-01-16 15:24:02
  200例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体会
我院2003年至2009年采用颈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200例甲状腺结节病人,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镇平 2015-01-16 15:07:07
  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具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其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通过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探讨外周血管病变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张力,付瑶,牟少静,李艳春 2015-01-16 15:01:39
  2型糖尿病患者情节记忆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已达成共识,但对各认知功能域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近年研究〔1〕认为70岁以上T2DM患者认知功能随年龄增高而下降掩盖了疾病本身导致的认知下降,他们与正常对照相比认知功能受损并不明显;情节记忆随年龄增长下降显著〔2〕。T2DM患者情节记忆受损明显〔3〕,而且记忆损伤既有增龄性老化又有特异性损伤,也是鉴别两类老化的很好指标〔3〕。
作者:邵坤宁,韩布新 2015-01-16 13:43:39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同步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EH)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常见的伴发危险因素之一,两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双重杀手。合并EH更加速了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患者可以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病变[1]。本文对T2DM合并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同步监测,以分析其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血压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刘冬梅 2015-01-16 13:39:35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制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国际糖尿病联盟2011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到3.66亿。不少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同时也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事件[1]。在这个过程中,不对血糖水平加以控制和遏制,任由糖尿病从前期发展,继发的心血管事件将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2]。
作者:段爽莉 2015-01-08 15:09:55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受体BV CDR3家族表达水平分析
重型乙型肝炎(fulminanthepatitisB,FHB)是由HBV感染后导致的肝脏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机体细胞免疫有关。而T淋巴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在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过程起着关键作用。分析TCR日链可变区(betachainvariable,BV)基因谱系的选择性表达可了解免疫系统的识别状态,是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
作者:施文娟 万红 周渐 魏丽 杨正茂 王兆勋 2015-01-08 15:03:15
  原发性肝脏平滑肌肉瘤合并乙型肝炎1例报告
肝脏肉瘤占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2%,所以原发性肝脏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1]。肝脏原发性肉瘤中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未分化性胚胎肉瘤约占70%,而平滑肌肉瘤仅占 8%~10% [2]。大多数肝脏平滑肌肉瘤是转移瘤,因此确诊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需排除其他脏器肉瘤的转移,包括胃肠道、子宫、后腹膜和肺[3]。
作者:李 欣,金海燕 2015-01-08 14:56:33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6种蛋白,其中的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Pre-S2蛋白)和大蛋白(即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随着人们对乙肝病毒认识的深人,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既往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乙肝标志物、乙肝核酸的检测)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治需求。近年来通过对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病毒复制等方面的探究,逐渐认识到其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静[1] 马洪滨[1] 侯俊[2] 郭静霞[1] 徐军[1] 宋永继[1] 陈霖[1] 刘爱霞[1] 刘佳[1] 2015-01-08 14:45:21
  乙肝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水平及意义
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状坏死,常伴有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预后很差。在我国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原因多为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研究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发病都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细胞因子网络活化密切相关。
作者:庄桂龙,李国航,瞿志军,邝建玉 2015-01-08 14:33:19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