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42 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强脉冲光照射治疗。结果 42例中女性33例,男性 9 例,年龄18-35岁。患者经强脉冲光治疗后,25例痊愈(59.52 %), 11例显效(26.19%),4例有效(9.52 %),有效率95.23%。结论 强脉冲光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目的:探讨整形手术中浅低温对手术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比较,为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9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整形治疗的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浅低温组, n=37)和B组(常温组,n=37),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系统进行检测及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B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A组,经比较,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整形手术中尽量避免浅低温等情况的发生,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对于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满意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颈部瘢痕修复及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经验及教训。方法:系统回顾自2005年以来24例颈部瘢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的病例,通过对术前设计扩张器置入技巧皮瓣应用修复效果和并发症等资料的总结探讨颈部扩张术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结果:临床应用 24例,发生皮瓣坏死2例,扩张器外露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未影响预期术后效果。随访 6~24个月,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颈部瘢痕应用扩张器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功能和外形,同时要做好并发症防治工作。....
皮瓣移植或皮瓣转移技术是整形外科消除瘢痕进行美容修复和创伤外科修复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的软组织覆盖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是近年来,有关皮瓣新术式的研发报道较多,相反,关于皮瓣失活原因分析却相对较少。本文将我院2000年至2008年间施行的皮瓣移植手术共136例,现有其中15例失活的原因做一报告。....
目的:探讨难治性缺损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15例难治性缺损创面的患者,分别采用皮片移植、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等方法,覆盖创面。结果:移植皮片和皮瓣均完全愈合,创面得到有效修复,平均住院时间45 d。结论:通过人工生物敷料移植暂时覆盖创面,结合两次彻底清创手术,再综合应用整形外科的各项技术进行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修复的方法,值得推广。....
本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5~51岁,平均34岁。拇指电锯伤14例,电刨伤8例,冲压伤2例,机器热压伤4例。拇指指端缺损12例,末节指腹缺损10例,指背皮肤缺损6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0cm×2.0cm~2.5cm×5.0cm,皮瓣大小2.0cm×2.5cm~2.5cm×5.0cm,皮瓣蒂长[4]1~2cm。急诊手术21例,择期手术7例。....
脓毒症(sepsis) 是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后常见的并发症,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即便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及重症监护手段高度发展的现代,临床治疗仍然收效甚微,死亡率居高不下。在脓毒症复杂的发病机制中,凝血系统紊乱是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1-5]。脓毒症是炎症反应和凝血活化的重要刺激因素,凝血活化和炎症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炎症通过诱导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纤维蛋白溶解,抑制抗凝系统促进凝血;凝血酶又可刺激炎症反应发生。现在认为脓毒症早期以TNF-α增高、凝血和纤溶激活为特征。脓毒症时产生的多种促炎症因子如TNF-α、IL-1及IL-6等可引起并加重高凝状态。细胞因子增高后可见凝血酶生成的标志物和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标志物显著升高,提示凝血酶生成增加,凝血系统经细胞因子介导而活化。....
面中部骨折是指眶上缘至上颌牙列之间的骨骼发生骨折,包括上颌骨、颧骨颧弓、鼻骨、蝶骨、筛骨和泪骨以及由它们所共同形成的眼眶、鼻腔等结构的骨折,因位于面部中份,故将其称为面中部骨折。面中1/3毗邻颅底、眼眶和鼻腔,此区发生骨折,伤情较重,合并伤多,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二十年来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现就面中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做一综述,以期为提高面中部骨折的救治质量提供有益帮助。....
目的:总结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对54例面中部复杂骨折进行切口选择、手术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效果评价。结果:49例术后面容和功能恢复满意,3例恢复不理想,2例咬合关系欠佳。结论:面中部骨折手术较为复杂,只有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复位、固定,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面部不同区域脂肪抽吸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肿胀抽吸法,将肿胀液两侧等量缓慢注入于术区,颧部抽吸切口选择在鼻翼旁,面颊部抽吸切口选择在下耳垂下缘,下颌缘区抽吸切口选择在颏下,放射状抽吸。结果:术后无血肿、皮肤坏死及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面部轮廓改善明显,尤其是面颊部及下颌缘区,满意率高,而颧部则满意率较低。结论:利用肿胀抽吸法对面部进行脂肪抽吸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是面部脂肪堆积患者轮廓修整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