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岁的母亲小杨(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樊嘉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的帮助下,利用目前微创外科领域最先进的“机器人”成功完成母子活体肝移植手术,终使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儿子乐乐(化名)获得新生。经权威检索,这台手术是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成人-幼儿活体供肝移植手术。
乐乐出生50天黄疸不退,且一路上升。后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遂进行了Kasai手术。术后2个月乐乐又出现了胆管炎,黄疸逐渐升高,术前总胆红素达到了140umol/L,脸色蜡黄,且乐乐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已十分严重还伴有肝脏先天性肥大,压迫内脏。肝移植手术治疗迫在眉睫,遂转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樊嘉、周俭教授看到生命垂危的小病人后,建议进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通过各项检查和亲属配型,乐乐和妈妈配型成功。为保证手术万无一失,肝移植团队十多位医生通过术前讨论,文献查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决定用“机器人”全程辅助活体获取供肝,再用传统开腹手段切除小病人的病肝,植入供肝。
在宽敞的手术室,樊嘉、肝外科周俭主任、邱双健副主任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教授、董岿然主任、陈功医生等组成了一支特别“过硬”的外科团队。“机器人”在医生的精确遥控下,艰难地将移植所需的一套动脉静脉胆管等仔细地分离出来,血管胆管密布于肝脏组织,绝大多数细如发丝,但主刀医生通过机器人摄像臂上的内窥镜和成像系统,把细如发丝的血管放大到10倍以上,使血管的分支都看得一清二楚。樊嘉、周俭和王晓颖3位医生轮流上阵,自如地操控手柄和脚踏板进行手术。机器人的巧手可360度旋转,使结扎、缝合、分离等 动作更从容、更精细。通过整整10多个小时的精细操作,240克的肝脏组织终于从妈妈的肝左叶安全“断离”,并从位于下腹部约10厘米长的“比基尼”切口中取出妈妈肝脏总量的20%,这样,剩余的肝脏足够妈妈使用,对体重9.9公斤乐乐来说,供肝重量正好在体重0.8%至4%的安全值之间,既保证了安全,其适中的大小供肝也不会给小孩带来过重的负担。
供肝取下后,已是深夜11点,乐乐已在手术台上安然“入睡”。接着,医生对乐乐施行了“切除病肝、植入供肝”手术。病肝切除后,无影灯下“飞针走线”,供肝与乐乐的静脉、动脉、胆管系统一 一成功“对接”。凌晨术毕,成功标志出现:“移植肝”即有胆汁流出。
目前母子俩双双平安,术后第二天,妈妈即可以下地行走,术后第五天康复出院。乐乐的生命体征稳定,黄疸消失,血总胆红素从140umol/L降到正常范围,脸色也从术前的蜡黄转变为现在的“白里透红”,肝功能正明显好转。
据樊嘉介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正成为外科手术的一大趋势。如按传统的开腹手术取供肝,沿双侧肋缘“人”字型切口,切口总长度一般达40厘米,而利用机器人,手术切口只有传统的四分之一,这样不仅患者疼痛减少,恢复得更快,而且也更美观,降低了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
据悉,2001年至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完成肝移植手术1200多例,5年存活率达80%。2002年施行的上海市第一例成人-成人活体供肝移植和上海市第一例、第二例成人-儿童肝移植的3位病人目前仍健康存活。2个当初抱在父母怀里的“小毛头”病人也长到如今的1米7左右,进入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