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型脑小血管病是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大脑疾病之一,在卒中和痴呆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脑小血管病潜在病因和致病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有效预防不良预后事件,特别是对在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疾病风险是很有效的。现在还难以直接在体观察到脑小血管病变,但是相关的脑血管壁病变可以作为该症的一种有用标志物。
目前,MRI 可见的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逐渐成为小血管病是否存在、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一种潜在的 MRI 标志物。PVS 又称 Virchow-Robin 间隙,是小穿通血管周围的、充满组织液的空腔,其功能是容纳从脑部渗出的组织液和溶质。
前期有患者队列研究发现 PVS 形态可用于分类小血管病:重度半卵圆中心 PVS(CSO-PVS)与脑淀粉样蛋白沉积血管病(CAA)标志物相关;重度基底神经节 PVS(BG-PVS)与高血压脑血管病标志物有更强的相关性。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小血管病标志物。已知脑深部或幕下(D/I)CMBs 是高血压脑病的标志物,同时完全性大叶 CMBs 是 CAA 的特点和风险因素。近期出版的 Neurology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由日本和英国学者联合完成的研究,意在明确在健康成年人群中 PVS 的位置是否与特定的小血管病类型和 CMBs 分布相关。
本研究使用一项基于日本人群队列研究的基线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对受试者脑 MRI 成像 T2 相纵切面的 BG-PVS 和 CSO-PVS 进行评分(0-4 分):将 BG-PVS 评分≥2 和 CSO-PVS 评分≥3 定为“高等级”;并对高等级 BG-PVS 和 CSO-PVS 的人口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进行收集分析。
研究共纳入 1575 名无神经疾病的健康成人。高等级 BG-PVS(n=212)与脑深部或幕下 CMBs 相关;高等级 CSO-PVS(n=357)与完全性大叶 CMBs 相关。高等级的 BG-PVS 和 CSO-PVS 均与高血压病、腔隙状态和重度白质高信号相关,这种相关性在高等级 BG-PVS 更为明显。
研究得出结论称,在无神经疾病的健康人群,根据其位置的不同,PVS 与疾病的相关性亦有不同。PVS 的位置分布可能对早期检测和分类小血管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