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肝脏、两个肾,30岁的孙祥原本想把它们作为礼物,留给这还没贪恋够的世界。当他心跳停止的刹那 ,孙祥妈妈就遵循孩子的遗愿,给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去了电话。可遗憾的是,为时已晚。心脏停止后再想获取可用器官已经来不及 。5年来,青岛成功捐献17例,这在全省已属领先,但对于庞大的患者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捐器官可以,但得等孩子走了
“张处长,你们快来吧,我儿子刚走了,身体还热乎着。”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接这个电话的情景,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培训救援处的张少芹处长仍然历历在目。近日,谈到青岛市目前器官捐献现状的时候 ,她提起了这个病例。
30岁,家住市北区的孙祥(化名)原本走在不错的人生轨迹上,可一场意外而来的病魔将他所有的人生规划打乱。脑瘤,在现代医学的字典里,这个字眼几乎接近于死亡。
作为家中的独子,家人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对他的治疗,不幸最终还是来临,虽然医生经过了全力抢救 ,可孙祥还是被判定脑死亡。按照孙祥生前的想法,他想捐献遗体。起初,父母并不同意,丧失独子的痛已经难以承受,最后连遗体都没有了,他们接受不了。但是在孙祥的坚持和劝说下,妈妈最终含泪同意,或许就像儿子所说的,如果把他身体上可用的器官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那在这个世界上儿子仍在陪着自己。
脑死亡,本是器官移植的最佳时机。可真正到了脑死亡的时候 ,孙祥的妈妈却又贪恋起了与儿子在一起的最后一刻。她不懂多少医学常识,但是在她的意识里,只要孩子还有心跳那就还没有死。虽然医生告诉她,如果呼吸机撤掉以后,孩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停止心跳,而到时再取器官就来不及。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她把孩子接回了家中,她要守护自己的孩子直到最后一秒。“捐献器官可以,但我得等孩子走了。”这是一位妈妈最简单也是坚持的想法。
回家以后孙祥很快停止了心跳,而忍着丧子之痛的妈妈赶紧给张处长打去了电话,一句孩子的身体还热乎着让张处长心里百感交集。一方面她很遗憾,因为她明白此时再通知移植专家取器官已经来不及,可另一方面她也非常理解一位妈妈的心情。所以她还是赶紧联系相关专家尽快赶到了孙祥的家中。虽然器官用不了了,但是遗体捐献对于病理的研究、医学的发展同样有很大的推动。
5年青岛成功进行人体器官捐献17例
从宣告脑死亡到取出肾脏10分钟内必须完成,取出肾脏以后立即进行灌洗,然后冰点保存,移植之前除要严格配型之外,还要先对肾脏进行整形。记者曾专门到青大附院探访过肾移植的过程,董震主任介绍说,从取出肾脏到完成手术最好要控制在 24小时之内 。所以等孙祥心跳停止以后,取器官已经来不及。原本有可能成功的一次人体器官捐献就这样遗憾失败了,而原本有可能靠孙祥的器官存活下来的几名患者也丧失了这次机会。
张少芹是青岛市红十字会目前唯一一个持证的中国人体器官捐助协调员,从2009年青岛市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人体器官捐献的城市开始,她就一直奔波在协调人体器官捐献的路上。在她的电脑上,有分门别类的各种统计表格,每一例人体器官捐献者的资料她都会细心保存下来,包括姓名、年龄、病情、捐献的器官等信息以及当时捐献时的图片。而时间的跨度虽然很长,但是对于每一例的情况她基本都能记得。
“截至目前,我们青岛市人体器官捐献已经成功进行了17例,这在全省已经是领先的。”5年时间成功17例 ,乍一看好像并不算成功,但是张少芹坦言,人体器官捐献在全国都属于比较新兴的观念,并不是说想捐献器官就可以取得成功,本身病人的情况适不适合捐献等等都会成为限制因素,可能十多例意向捐助者最终成功的只有一两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已实属不易。“这里面有几位都被评为了感动青岛的十佳人物,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供少求多,器官紧缺让患者难得救治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器官移植可以成功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可器官供体严重不足是阻碍手术的最大问题。虽然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在全省领先,但是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青岛器官资源短缺到什么程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岛城获准开展人体器官移植项目的医院只有两家,分别是青大附院和401医院。401医院肾病中心从1986年开展肾移植手术,近30年时间手术做了600余例。而青大附院从1980年开始做肾移植手术,已经做了500多例肾脏移植。2013年该院新获得了胰腺和小肠移植的资格,还尚未做过这类手术。而在今年2月份之前该院还进行了39例肝脏移植。
今年2月份,青大附院正式成立器官移植中心,引进了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臧运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器官移植团队,开展肝移植、心脏移植、肾移植、胰腺移植等。一年预计手术可达上百台。中心运营到现在 ,臧运金介绍说,已成功开展肝移植23例 ,这已比过去十年手术量的一半还多。“但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器官来源的问题,缺少供体。我们中心才成立几个月的时间,接着排上了50多名患者 。”
“不仅在青岛,全国目前一共有165家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家不缺的。”臧运金说,就以肝脏移植为例 ,全国每年各家医院做的肝移植手术在2500至3000例,但是按照估算,全国约有30万人在等待手术 ,缺口是非常大的。据国家卫计委去年提出要逐步取消死囚器官来源,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民器官捐献体系。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是死刑数量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求取消死囚器官来源,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公民器官捐献的数量跟不上来,等待救治的患者就会越来越多。
鼓励身后捐献,需更多生前努力
针对目前人体器官捐献存在的问题,本市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在尝试改善。首先从医院方面无论是青大附院还是401医院,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和购置先进设备不断提高器官移植的水平。“肝移植因为有供血系统、胆道系统等多个系统,是公认的最难的器官移植手术,但就是其中最难的活体肝移植我们也可以做。”臧运金说,作为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技术,延长患者术后的生命时长,增加捐助者的信心。同时,一定要确保器官使用的公开透明,让患者家属知道,亲人的器官正用于救助那些最急需的人。
张少芹介绍说,去年市红十字会专门组织了本市50多名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医务人员举行了器官捐献知识的培训,这些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都作为志愿者成为器官捐献协调员,遇到医院有合适捐献条件的脑死亡病例,并且家属同意捐献,器官捐献协调员就协助家属普及捐献器官方面的知识,并且帮忙联系协调捐献事宜。“符合捐助条件的患者多出现在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所以我们的志愿协调员也重点是这两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他们了解到患者有捐献意愿时就会及时上报给我们。”
另外为了鼓励捐献,青岛市还专门建设了电子墓碑、奉献林等,供亲属缅怀,相关的救助体系尽管还不完善,但也已在建设当中。“身后的捐献都是生前做足了功课才做出的决定。鼓励身后捐献,需要做更多生前努力。”张少芹说,在实际协调过程中,绝对不是协调员几句话就可以让患者家属临时决定捐献,而基本都是之前就了解人体捐献而且早就有了愿意救助他人的意愿才最终促成的。所以,要想鼓励更多市民自愿捐献器官,需要让人生前感受到更多的被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