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面下部轮廓的因素主要包括下颌骨及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下颌骨包括下颌角、下颌体、颏部等,是面下部轮廓的支架,是决定面下部形态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面下部轮廓成形中应首先考虑下颌骨的塑形,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软组织的特点对软组织塑形,将更好地改变面下部轮廓。所谓改变脸型就是应用颅颌面外科截骨技术或骨骼表面磨削等方法,改善轮廓。这些手术的对象通常是正常人,不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诉求,而是以美容为主要目标,带有一定的心理企求,而且要求较高。
下颌角是决定面下部宽度和形态的重要解剖结构,下颌角肥大导致面下部宽大,呈方形脸甚至梯字形面型。瓜子脸、卵圆形脸是中国乃至东亚国家女性崇尚的脸型,符合传统美学标准。在东方人群中下颌角肥大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变脸型成为近年来成形美容外科的热点和新增长点。
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是保证下颌角成形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入路既能充分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又可减少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发生。Adams 最先报道了采用口外入路行下颌角截骨和咬肌的部分切除,该术式有遗留瘢痕和损伤面神经分支下颌缘支之虞,应用范围受限。
(1)下颌角截骨术:最早,Converse 经口内入路是采用直线截骨的方式,术后侧面截骨线笔直,外观生硬,受术者认同度不高。其后改进为多次直线截骨,即通过少量多次的直线截骨,以求截骨线流畅自然,效果虽然有所改进,但是容易出现第 2 下颌角,甚至多个下颌角,并且操作复杂。
多次直线截骨的目的是使截骨线接近成类弧形,因此,归来等总结经验后提出口内入路一次性弧形下颌角截骨术,这一术式避免了多次截骨的手术操作,有效避免了第 2 下颌角现象,受术者的侧面轮廓更加自然,截骨曲线流畅、自然,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点,已成为的主流下颌角截骨方法。但是下颌角截骨术对某些受术者正面观改善不显著。
(2)下颌角外板皮质劈除术:1989 午 Whi-taker 等首次实施了下颌骨外板劈除手术,外板劈除范围上至下颌骨升支中下部,下至升支前缘垂直平面。该方法不会改变下颌外形,避免了术后第 2 下颌角形成,也减少了因过度截骨而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可能,对由于下颌骨升支外翻所致的面下部宽大矫正效果理想。
在其后的改进中,外板劈除范围逐渐扩大至乙状切迹下方 1 cm 处,下可达颏联合附近。下颌角外板皮质劈除术可使下颌角间距缩小 10-12 mm,既减少了下面部宽度,同时又保留原下颌角侧面的自然弧度,特别适合面部短小而下面部宽大者。
劈除下颌骨外板时应接近全层外板,不宜过厚,外板截骨片应力求完整;否则,易损伤过多的内部松质骨,将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术后肿胀消除时间延长,并且有增加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可能性。
(3)下颌角磨削术:磨削法实际上是采用打磨的方法去除下颌骨的部分骨质,磨削部位包括下颌骨缘和下颌体骨外板。磨削深度以骨面出现点状出血为标记,太深可能损伤牙槽神经管。磨削方法容易掌握,不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单纯磨削无法估计骨质去除量,常导致术后形态不佳,该法操作时间稍长。
对于内翻型或后下突出型下颌角,由于只能磨除部分外板,很难将内板去除,也难以将下垂的下颌角上提,术后效果稍差;在手术过程中,如不能很好保护可能出现磨头将软组织卷入,损伤血管和神经。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下颌角形态的类型,Baek 将下颌角分为 3 类,并据此选择术式:
(1)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为主,X 线以下颌角角度 <110°为特征,侧面观棱角明显;该类下颌角成形以改变下颌角角度,使曲线变得圆滑、自然流畅为目的,采用弧形截骨术较为适宜。
(2)下颌角以外翻为主,X 线特点为两侧下颌角间距增宽,正面观面下部宽大,采用外板劈除术或磨削术可缩小间距;单纯外翻型若使用弧形截骨,则易导致“马脸”形成,术后效果不理想。
(3)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并外翻,可先除去下颌骨外板,打磨下颌缘,根据术中效果适量弧形截除部分下颌角,改善角部形态。目前认为,弧形截骨成形术对面下部正、侧面观均有较大改善,单纯的外板劈除术对侧面观基本无改善,因此,在进行下颌角肥大的成形时,尤其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