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新技术:航天技术应用到脑起搏器
新技术:航天技术应用到脑起搏器
时间:2015-05-20 11:43:0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医谷
2000年,开始从事脑起搏器的研究,并将载人航天技术应用到国产脑起搏器的研制上。

新技术:航天技术应用到脑起搏器

  李路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工程系主任、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6年获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留校后,他带领科研团队从事航天医学工程及神经工程相关的科研工作,完成了多个载人航天型号项目,研制出的神经肌肉刺激仪、生理信号测试盒等4个航天员医监医保仪器,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神九”和“神十”等载人航天任务。

  起搏器最初研究

  脑起搏器,目前最尖端、最复杂的植入式医学电子装置之一。2000年,开始从事脑起搏器的研究,并将载人航天技术应用到国产脑起搏器的研制上。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载人航天产品,脑起搏器被誉为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的“大飞机”。2013年前,国内脑起搏器市场完全被美国一家公司垄断,动辄20多万的医疗费用,让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经过10多年的科研攻关,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路明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还将系列脑起搏器的价格降低了50%。现在,李路明团队研发的脑起搏器继实现无线充电技术后,又新增远程调控、手机APP管理两项功能,开始在全球领跑该项技术。

  十年磨一剑 把航天科技“植入”脑起搏器

  “开机,升压!” 点下体外程控仪上的按钮,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帕金森患者原本不停抖动的部位停止了震颤……

  这段视频展示了脑起搏器对帕金森病治疗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大脑中‘植入’了一根直径1.2毫米的铂铱合金电极,通过慢性电刺激,能对大脑‘发号施令’”。李路明告诉记者。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外科疗法,脑起搏器诞生至今已经帮助数以十万计的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患者重归健康生活。他们利用实验室在微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在脑起搏器的设计、集成、可靠性等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完成了脑起搏器的研制、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

  2013年5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华脑起搏器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国产植入式神经调控产品。李路明告诉记者:“重量仅50克左右的清华脑起搏器,集成了工程领域众多高科技成果。涉及1400多种原材料、元器件,100多套模具,160多个生产工艺包。”

  依靠团队力量完成脑起搏器马拉松

  2014年7月,李路明团队研发的可充电脑起搏器获批上市;12月,双通道脑起搏器获批上市。至此,全系列国产脑起搏器全部获得产品注册证,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全系列脑起搏器的国家,且性能指标全面超过进口产品,其中可充电脑起搏器更是在世界上率先把质保时间提高到10年。

  “脑起搏器的研发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如果没有国家相关部门、学校以及前辈们的支持,没有科研团队中每个人的倾力协作,没有载人航天科技与精神的支撑,只靠我自己,很难走到今天。”采访中,李路明多次强调团队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把李路明团队选为7个校级团队之一,支持他们进行脑起搏器研发。不同以往对教师的单个考核,校级团队采取的是整体考核,“团队考核有利于发挥团队的协同作战优势,如果还按老办法考核,每个人既要发文章又要搞教学,我们就只能改做其他项目了。”团队成员、清华大学副教授郝红伟说。

  2006年到2012年,科技部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专门设立了3个课题,支持脑起搏器技术研究和系列化产品研发。

  第二代国产脑起搏器实现体外充电,最大技术的难点是如何在完成充电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特别是充电式带来的植入系统发热问题。动物实验环节,团队成员面对20多公斤的小猪,“麻醉起来非常困难,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有时动物状态不好,实验还得重做。20多公斤的小猪,实验中很容易大小便失禁。为了拿到精准的数据,我们团队做了100多次动物实验。”李路明告诉记者。

  今年4月,李路明团队首次进行了清华脑起搏器远程程控技术和脑起搏器监护APP服务的展示。“通过互联网技术,患者不用来北京,通过网络远程程控在基层医院就能完成编程,将设备参数调整到能产生最好疗效的数值。”李路明说。

关键字:航天技术,脑起搏器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