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下睑外翻是下眼睑因缺乏轮匝肌支撑向下移位所致。若仅仅在水平方向加固眼睑并不足以长时间保持眼睑上提。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悬吊下眼睑,其中自体材料包括手掌肌腱、颞肌筋膜等,异体材料包括硅胶管和 Prolene 缝线等。
尽管已有关于使用耳廓软骨悬吊下眼睑的相关报道,但部分患者术后表现为下睑僵硬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下视野。来自日本的 Watanabe 教授等人在原有术式基础上加以改良,并对其疗效加以评估,该研究发表在 2015 年 3 月的 Journal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Aesthetic Surgery 上。
该研究纳入 2004 年至 2012 年间共 17 例接受改良耳廓软骨悬吊术的患者,平均年龄 67 岁。所有患者均患有麻痹性下睑外翻合并下睑下垂。测量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下缘反射距离、睑裂闭合不全程度和角膜暴露程度。记录并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平均随访时间为 40 个月。
手术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切开耳轮前缘取出耳廓软骨。再次,分别沿睫毛下缘、内眦和外眦作皮肤切口。最后,分别将耳廓软骨移植物向内缝合至内眦肌腱、向外缝合至眼眶外缘、向上缝合至下睑板、向下缝合至下睑缩肌)。
结果显示,下缘反射距离中值从术前的 8.4 cm 增加至术后的 5.2 cm,睑裂闭合不全中值从术前的 5.8 cm 改善为术后的 2.2 cm(图 3)。术前有 16 例患者伴有角膜暴露,其中 12 例术后得以完全恢复。所有患者的外观和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术前的疼痛和不适症状也得以缓解。
无一例需二次手术,也未出现感染、软骨移植物暴露、下眼睑移位复发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的下眼睑都随着眼球向下转动向下移动(图 4),没有出现传统耳廓软骨悬吊术带来的下睑僵硬问题。耳轮部位的切口疤痕并不显著影响美观。
综上所示,这是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下睑外翻的耳廓软骨悬吊改良术式。该方法通过将耳廓软骨分别固定至内外眦、睑板以及下睑缩肌,可从外观和功能上有效纠正麻痹性下睑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