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每一个生命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以保证不被优胜劣汰。那么我们人类可以从连续冬眠长达数月的动物身上学到点什么?
冬眠是一个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办法。冬天,食物资源极其匮乏,为了躲过这场季节性饥荒,北极地鼠(arctic ground squirrel)和黑熊等动物就会开启定居模式,尽管缺乏食物、水和运动,生物转换机制仍能让它们存活下去。这些冬眠技巧是否可以帮助人类改善健康状况,研究人员和医生对此很感兴趣。
威胁之一:中风
冬眠中的北极地鼠,大脑中的血流量会降到正常水平的1/10。通常,这种缺氧会导致人体中风,但这些地鼠可以熬过整个冬天,因为此时它们新陈代谢的速度是夏天的2%,因而维持身体运转所需的氧气大大减少。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的生物学家布雷恩·巴恩斯(Brain Barnes)说道,如果护理人员也可以在人中风后立马降低病人新陈代谢的速度——可能是降低体温——或许可以避免病人永久性的大脑损伤。
威胁之二:糖尿病
体重过重之人通常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因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的葡萄糖的总量,所以体重过高会引起血液中糖分过多,导致2型糖尿病。而灰熊每个秋天都会增重100磅(约45千克)或更多,但神奇的是,它们并不会患上糖尿病。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灰熊准备过冬时,它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会愈加灵敏,这使得灰熊可以继续处理和储存糖分。目前,美国安进生物技术公司(Amgen)的科学家正在测试,调节糖尿病患者体内与灰熊相同的、控制敏感度的蛋白质,是否可以获得类似效果。
威胁之三:骨质疏松症
如果一个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长时间静躺,他/她的骨头就会慢慢退化。然而,黑熊在冬眠后一如既往的强壮,因为其骨头在冬眠期可以再生出正常水平的25%。目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鉴定控制骨更新极限的激素。他们的目标是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研发一种能够维持骨密度的药物。
威胁之四:心脏病
在心脏手术过程中,病人会因为心脏停止跳动而缺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身体就会从有氧代谢转换为无氧代谢(anaerobic metabolism)。不幸的是,这一转变会产生乳酸,如果乳酸逐步增多,就会杀死细胞。然而,这种损害不会发生在冬眠期间的北极地鼠身上,有可能是因为即便心脏跳动速度减缓到每分钟一下,地鼠代谢分解的脂肪也能多于糖分。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的合作研究者目前正在研究,低氧情况下脂肪是如何先于糖分成为能量来源的。如果能在心脏手术病人身上效仿此法,或可减少手术期间对器官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