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城市健康也排名,你的城市排第几?
城市健康也排名,你的城市排第几?
时间:2016-10-21 09:56:05  作者:editor  来源:生物谷/Jenny
最近,家住京津冀地区的朋友表示,老朋友雾霾又回来了!怀着对健康的担心,他们不得不搬出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等装备。而生活在南部沿海地区的朋友,则每天都在享受蓝天……

 

  最近,家住京津冀地区的朋友表示,老朋友雾霾又回来了!怀着对健康的担心,他们不得不搬出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等装备。而生活在南部沿海地区的朋友,则每天都在享受蓝天……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人和风景。当你想要更换居住地,是否会考虑,生活在哪个城市,会更有利自己健康呢?多家机构都曾发布过反应不同城市居民健康程度的评价体系,并对城市进行了排名。让我们从这些排名里找答案。

  1.中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课题组

  2013年12月30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了一套中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公布了2013年度的测评结果。这是中国第一个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称健康城市指数),当时各大主流媒体曾予以报道,并引起广泛关注。

  这套体系从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健康条件、健康社会等4个维度。其中,健康环境这一项的权重是最大的,达到40%。内容包括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口密度。第二是健康社会,包括食品安全关注度、健身关注度、健康关注度、雾霾关注度几项。

  根据这套体系,对全国29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综合测评,并按不同城市类型形成了城市健康测评结果。2013年度的结果如下:

  (1)排在前15位的副省级城市分别是:

  (2)排在前15位的省会城市(不含副省级省会城市)分别为:

  (3)排在前15位的地市级城市分别是:

  2014年度的这一排名并没有找到。2015年,课题组对该体系进行了完善,并发布了2015年度的全新排名。结果如下:

  (1)排在前10位的副省级城市分别是:

  (2)排在前10位的省会城市(不含副省级省会城市)分别为:

  (3)排在前10位的地市级城市(不含地级省会城市)分别是:

  对比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发现,在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排在前面的城市几乎是同一批,虽然具体的排名有变化,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明一个城市的健康指数,两年内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2.中国省级健康指数报告——经济学人智库

  2014年8月,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了一份中国省级健康指数报告。这份报告了综合了包括人口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在内的22 个定量指标,根据各省当前和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相应资源和资金状况进行排名。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地医疗卫生事业的供需关系最佳,而云南、河北和安徽则位列末尾。

  在这份报告中,北京在中国省级健康指数中位居榜首。尽管在健康状况方面获取分值较其他省份相比略低,但主要是以医院和医护人员数量以及较高的公共和私人医疗支出取胜。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浙江。上海作为富裕而污染较轻的都市,其人口健康状况和资金投入得分都很高。同样位于长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在人口健康状况和健康意识两项上均表现不俗。

 

  令人意外的是排名这三个省市之后的是青海和甘肃这两个贫困省份,这反映出更为发达而人口也更多的省市在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和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

  西部贫困省份大多人口稀少,这减轻了当地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在这些省区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罹患城市化水平更高地区常见疾病(如肺癌和糖尿病等)的概率较低。

  排名靠后的省份包括正迅速发展的中部省份,如河南和安徽。这些省份人口密度高且增长较快,医疗卫生资源和资金也较为短缺,而当地需求却增长迅猛。

  3.健康中国指数——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5年12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健康中国指数”。该指数显示,2015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健康指数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

  “健康中国指数”设置了5个评价维度、32个评价指标。五个维度为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健康环境。2015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健康指数得分排在前5位的是:上海88.20分,北京87.26分,浙江84.68分,江苏83.88分,山东80.62分。排在后五名的分别是:新疆、海南、西藏、云南、贵州。

 

  结语:虽然不同体系因为考虑的指标不同,算出来的排名有差别,但是,一个能带来更多健康的城市一定是自然环境优良、医疗设施健全的。你的体格拖家乡后退了吗?你最想生活在哪个城市呢?

关键字:健康指数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