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被诊断为胰腺癌时就意味着其存活期不会超过一年,而且有些研究表明,在未来15年里胰腺癌或将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来移除机体的癌变组织,而化疗和放疗似乎并不会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为了改善手术中癌症组织的筛查和手术前癌症的检测,来自波特兰州立大学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靶向作用胰腺癌组织的新型荧光探针,这种探针并不需要对其结合来靶向胰腺癌组织,其能够在四种水平下帮助研究人员对肿瘤组织可视化,即器官层面、切除的组织层面、单细胞层面以及亚细胞器层面。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Omega上。
研究者Robert M. Strongin教授指出,这种荧光探针的高度选择性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分析冷冻切片过程中的认为主观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唯一的人工探针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13种化合物进行检测,研究人员最终选定了三个类别的分子在健康的CD-1小鼠中进行研究,第一个实验就是观察相比亚甲蓝而言,荧光探针在健康小鼠机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小鼠机体中,荧光探针分子表现出了较好的胰腺组织特异性。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新开发的荧光探针分子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小鼠机体中表现良好,相比在健康小鼠机体中的分散程度而言,荧光探针能够更好地靶向恶性细胞,值得注意的就是聚集在导管组织表皮细胞中的荧光探针,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被认为会引发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此外荧光探针也会聚集在腺泡细胞中,而腺泡的突变被认为最终会诱发胰腺导管腺癌发生。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人员所开发的新型荧光探针或许能够作为一种快速、高准确性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胰腺癌的诊断;研究者Strongin教授最后说道,我们计划在人类组织中进行检测并且评估这种荧光探针在手术室中的实用性;未来研究中我们将会通过研究优化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结构,使得探针能够更好地靶向胰腺导管腺癌,从而为后期开发新一代探针以及设计新型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