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38岁的李先生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出院了。因为急性肝衰竭,他曾苦苦等待肝源移植,命悬一线。如今,他的肝功能逐步恢复,不再需要接受移植。帮助他肝脏“复活”的,是该院感染科团队研发的新型人工肝系统。
李先生是岳阳人,今年9月初因急性肝衰竭,转入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住院。“他当时转氨酶上升至正常值的8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至10%。”感染科赖力英副教授介绍,当PTA小于20%时,不做肝移植的话,存活率不到10%。采取股静脉置管做人工肝治疗,出血风险太大;采用无需静脉置管的离心式血浆置换疗法,清除毒素效果不显着,且可能陷入肝昏迷。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肝源,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风险小、清除毒素效果好的方法呢?感染科主任龚国忠教授带领的专家组决定对原有人工肝系统进行改良。利用人工肝治疗室现有的设备和管路,将一台膜式血液净化仪与离心式血浆置换仪联合使用,一次人工肝治疗完成血浆置换、血浆滤过和吸附,并通过巧妙的管路连接,将血浆低速分离、回输与高速血浆滤过、吸附相结合,达到全能型血浆净化系统的治疗效果,为等待肝源赢得时间。
没想到,经过9次新型人工肝的治疗后,李先生的肝功能稳步恢复,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现在已近一个月没做人工肝治疗了,总胆红素已连续下降24天,PTA恢复正常,胆红素降至正常的7.8倍,说明肝脏解毒功能自主恢复,不需要进行移植了!”该院人工肝负责人田沂博士介绍。
“人工肝系统可以在肝功能受损的时候,帮助人体清除毒素。以前虽有多种人工肝治疗方式,但每种方式清除作用、适用人群有限,我们这个系统把它们的优势‘嫁接’起来,减少治疗禁区,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条件。”龚国忠教授介绍,这一系统将为晚期肝衰竭患者带来新希望,部分患者或将不再需要进行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