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Nature:抗凝药物的研究和进展
Nature:抗凝药物的研究和进展
时间:2018-06-01 14:12:3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Nature
2017年我们对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或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房纤维化患者进行了治疗方案的改进。风险评分确定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有亚临床瓣叶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

  2017年我们对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或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房纤维化患者进行了治疗方案的改进。风险评分确定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有亚临床瓣叶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


图为抗血小板和抗凝剂途径

  抗血小板让和抗凝血剂通路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每个都与血栓形成有关。抗血栓药物组合物影响这些通路,降低了易感染的风险,但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以前华法林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可以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但在抗凝治疗部分却导致了大出血率。最初抗血小板药物是与一种单一药物组合,然后一起使用。对于任何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来说,至少在症状发作后的一年内使用是做有效的。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血剂(NOACs)的引入,与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那样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不同的是,它通过抑制某一个凝血因子,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起效快,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与食物和药物之间很少相互作用。

  在COMPASS试验上,在二级预防人群中对先前测试的低剂量利伐沙班(2.5mg双氯芬酸)加阿司匹林(100mg /天)与低剂量利伐沙班(5mg双氯芬酸)与阿斯匹林(100mg /单萜)进行了对比。 该实验共针对27000名患有稳定性冠心病(CAD)或稳定的周围动脉疾病(PAD)的患者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得出了结论,即通过该种治疗方式,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死亡率有明显降低。尽管主要出血量增加,但在联合治疗中未观察到致命性颅内出血。

  血栓形成涉及许多不同领域的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仍是治疗的核心部分。通过众多的临床实验,我们不断改进了各种抗血栓治疗方案, 以便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原文出处】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gvzvzmcfrv

  【版权声明】本文系再生医学网原创编辑整理,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如需获取授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抗凝药物、抗血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