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超越艾滋,结核病成为最致命传染病!
超越艾滋,结核病成为最致命传染病!
时间:2018-09-25 13:07:00  作者:微微  来源:健康时报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发布一份报告显示,结核病的致命程度已经超过艾滋病,成为全球最致命传染病,世卫组织呼吁采取紧急措施对抗这一疾病。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发布一份报告显示,结核病的致命程度已经超过艾滋病,成为全球最致命传染病,世卫组织呼吁采取紧急措施对抗这一疾病。  
  世卫组织表示,虽然全球医学组织都在努力预防结核病蔓延,但仅2017年就有1000万人罹患结核病,死亡病例达160万,占比高达16%。尽管2000年以来通过全球努力使5400万人免于因结核病死亡,但新病例数量每年仅下降2%。据世卫组织数据评估,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携带着结核病菌。不仅如此,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罹患耐药结核病,但目前抗结核病药物利福平无法起到根治的效果。  
  《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设定了“到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这并不是说到2035年完全没有一个结核病患者,而是将发病率降到每10万人中有10位发病,就认为结核病被消灭了。  
  对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许绍发和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亮均表示,我们国家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要达到这个目标,压力很多大,所有进程必须快马加鞭。 
 
  1、结核病的临床诊断  
  “结核病是不是都像电视里表演的一样,有咳嗽、咳血症状呢?”其实结核病并没有特异症状,大概一半的病人会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有时候感冒或者得肺癌了也会有类似表现),还有一些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不过,如果午后两点左右发低烧,三十七八度,或者咳嗽、咳痰大概两周不止,就要怀疑是否有结核病了。  
  去医院诊断结核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查痰,还有一种就是拍CT或胸片。李亮表示,“染色涂片的方式比较落后,诊断阳性率大概只有30%,要求一毫升痰里有10000条菌以上才可以检测到,因此敏感性很低。不过现在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大概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还可以通过拍胸片或者CT的方式来看是否有病灶来诊断结核病。”所以,大家体检的时候应该多做一个胸片项目,尤其是老年人这个结核病高危人群。  
  2、结核病的治疗方式  
  一谈到结核菌这些年的变化,许绍发教授表示,“我们在对抗结核菌,结核菌也在跟我们博弈。近些年,细菌的生命和耐药性越来越强,这是治疗结核病比较大的一个难点。”  
  《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新增60万例利福平(最有效的一线药物)耐药结核病,其中49万例是耐多药结核病,这些病例几乎一半(47%)发生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利福平是1963年研发出来的,到目前为止,虽然一共有十二三种用来治疗结核病,但是由于耐药结核病的出现,需要病人吃更多药,时间也随之增长,治疗起来也更麻烦。  
  目前从前线传来一个好消息,新研发出的两个药品对治疗结核病有很好的疗效。2016年12月,原中国食药监总局批准将贝达喹啉片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新药德拉马尼也获批。“这意味着治疗结核病的医生手里又将会多出两个武器来,可以更有力地对付结核病,更好地为患者治疗。”李亮表示。  
  3、结核病的接种疫苗  
  卡介苗是自1921年一直被用于防御结核病的疫苗,也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针疫苗,虽然使用时间已经近100年,但医学临床上它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疫苗。而且,现有的卡介苗仅对儿童起到保护作用,对成人几乎没有作用。打卡介苗并非终身免疫,一般预防保护率在80%作用,也就是即便出生打了第一针,日后因糖尿病、矽肺、长期营养不良等因素,仍然可能诱发结核病。  
  虽然卡介苗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疫苗研发出来,所以它仍处于被使用阶段。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再加上结核病菌不断衍生变异,这也给新疫苗的研发增加了不少难度,使得研发进展非常缓慢。  
  4、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很多人也许会说,结核病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结核病属于传染病,但是它不像甲肝等传染病,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手部等的卫生即可阻断传染可能,而结核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我们要呼气吸气,这让结核病的控制变得很难。而且,公众对结核病的知晓率很低。  
  结核菌传染很特殊,结核菌的直径约1~4微米,是一根头发直径的1/60,必须经过特殊染色后放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自己不会动,需借助飞沫核这个“交通工具”出去,而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产生大量飞沫核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样的空气,就可能感染结核菌。  
  因此,日常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戴个口罩,房间里多通风,结核病人也应主动承担好社会责任,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传染。
关键字:结核病,致命传染病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