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色列科学家“首次”用人体组织3D打印出人类心脏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用人体组织,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个人类心脏,科学家称之为“首次”和“重大医学突破”,提高了移植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了细胞,然后用这些细胞来创造心脏,这样就会使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研究的首席作者,特拉维夫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Tal Dvir教授称:“这是世界上首次有人成功通过工程学设计,打造出具有细胞、血管、心室的完整心脏。”
6、西工大利用3D打印出可生长发育仿生骨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伤残,每年约有1000多万骨缺损患者。骨缺损修复重建一直是国际临床难题。传统金属、高分子材料存在仿生结构不可控、力学性能不匹配、生物相容性差、无发育功能、运动错位、磨损等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没有生物学活性的假体,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不能与自然骨良好地融合,需要二次手术修复。
为了克服这项难题,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以生物陶瓷为材料的3D打印骨,成为公认最为理想的骨填充材料。近年来,国外研究机构研发了3D打印生物陶瓷骨植入医疗器械。然而,该技术因采用酸性粘结剂和功能梯度,仍未实现陶瓷骨的完全降解,在植入后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等副作用。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汪焰恩教授团队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研制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可以做到与自然骨的成份、结构、力学性能达到高度一致。动物活体试验显示,该技术制造的仿生骨可在生物体内“发育”,还能让自体细胞在人造骨中生长,最终将人造骨与自然骨很好地生长在一起,融入动物体内环境。目前,该团队已掌握3D打印仿生骨、软骨和皮肤的技术。
7、波兰科学家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第一个仿生胰腺!
来自波兰研究和科学发展基金会的科学家们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仿生胰腺。这是一次医学界的革命性突破,对治疗糖尿病特别有意义。 Wszoa博士解释说:“健康的胰腺有助于果汁消化,并产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相反糖尿病患者不能产生这些激素并正确消化糖分。”
8、3D打印金属手指帮助手部恢复灵活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种完全关节联接的手指假肢,这个新设计包括一个独立的自给式传动装置。
研究团队利用直接激光金属烧结(DMLS)为手指的内侧指骨部分创建了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然后变速器与直流电机连接,允许扭矩通过PIP接头传输。
这种新设计的特点是像25%到50%女性食指大小相当的自动化设备。目前虽然只有一个平均尺寸,但是未来可能会有其他尺寸可匹配其他截肢者。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获得适当的平衡,令假肢作为残肢上的外部载荷感知,假肢的重量跟人体手指十分接近。
9、《科学》封面:3D打印突破瓶颈 制造会“呼吸”的人造器官
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在线刊登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美国莱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3D打印技术,生成一个模拟肺功能的气囊,它可以像肺部一样,向周围的血管输送氧气。这项功能看似简单,却曾是阻碍3D打印器官发展最大的障碍。
该研究是由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杜克大学、罗文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多位科学家们联合研究而成,一旦投入到临床应用中,将有望为器官移植格局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凭借其重要性,该研究也荣登本期《科学》杂志封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近几年3D生物打印的一些新进展,欢迎关注“再生医学网”,获取一手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