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对牙缺损一般采用活动义齿、烤瓷牙以及牙种植体方式。活动义齿异物感强,每3-5年需更换一次,易损害邻牙,引发牙龈萎缩,不能咀嚼较硬食物。烤瓷牙需要磨除邻牙,做冠相连的桥体,依靠邻牙受力,咬合力较弱,需要5-10年更换,价格中等。相对以上两种,种植牙在失牙区放入独立的人工骨压根,无邻牙损伤,且能达到似天然的咬合力,种植牙使用周期很长,但目前价格高,且治疗周期需要3-6个月,但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增强,牙科医院及诊所数量快速增长,牙种植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再生医学网了解到,2011年我国种植牙颗数仅为13万颗左右,到2017年约有200万颗,2011到201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到了2018年,种植牙数量约为240万颗。目前韩国、以色列的种植牙超600颗/万人,美国接近100颗/万人,日本超过30颗/万人,而我国种植牙的渗透率仅为7颗/万人,说明在我国,种植牙领域还存在很大市场空间。
临床通过牙种植修复牙缺失及牙损,而生理性骨吸收,骨组织不同程度缺损等,会对牙种植手术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部分患者的压槽嵴会出现过窄或过低,发生局部凹陷,种植体侧方造成穿孔,进一步会导致牙种植手术发生失败。临床上可通过口腔修复膜对骨缺损部分进行覆盖,形成一层屏障从而得到封闭效果,缓解覆盖组织的压力,并对血凝块进行保护,形成一个良好的成骨空间,对影响骨形成的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等进行阻挡,使具有成长潜力的的前体成骨细胞进入到骨缺损区,对缺损区的骨修复进行诱导再生,从而增加牙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口腔修复膜其主要应用于口腔内软组织浅层缺损的修复和腮腺手术中预防味觉出汗(Frey’s)综合征。其依据能否被降解可分为可吸收性膜和不可吸收性膜,不可吸收性膜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根据材料来源可分为胶原类膜、生物膜、金属膜、合成膜和异体骨膜,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可吸收口腔修复膜主要是胶原膜以及生物口腔修复膜。
胶原口腔修复膜进入市场较早,市场也最成熟,其效果得到了认证。2012年一项对患者长达12–14年的监测的研究显示,使用可吸收胶原修复膜、不可吸收的聚四氟乙烯(e‐PTFE)膜的患者口腔种植体存活率相当高。
目前胶原类口腔修复膜在临床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我国已经获批的口腔修复膜6种。除了其它的正规获批产品外,还存在大量的通过其它途径进入我国的品牌,主要在个体私人诊所中使用。
例如,HADM桀亚再生膜是由脱细胞异体真皮(北京桀亚莱福核心产品)制作而成。作为一种细胞支架,HADM桀亚再生膜可诱导宿主细胞长入,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最终成为自体组织的一部分,目前是临床理想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替代材料。HADM桀亚再生膜既可以完全替代结缔组织瓣,还可以替代游离龈瓣,以增加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还可以用于GTR(引导组织再生)、GBR(引导骨再生)的屏障膜用途,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产品。
总之,受益于种植牙行业的高速增长,口腔修复膜市场增速加快,口腔科材料受医保、政策影响较小,行业毛利率极高,是口腔行业的蓝海市场。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