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需要接受烧伤后瘢痕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34)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治疗;B组(n=34)应用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皮片成活率、二次手术率、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scarscale,VSS)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A组的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B组;二次手术率和VS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皮片成活率,促进瘢痕早期愈合,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移植术;联合;烧伤;瘢痕修复;VSS评分
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19.09.0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需要接受烧伤后瘢痕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在18-60岁,平均年龄(35.6±7.4)岁;病程在1-7d,平均病程为(5.21±1.75)d;烧伤程度:深II度19例,III度15例;烧伤类型:化学烧伤8例,火焰烧伤12例,热液烧伤14例;烧伤部位60处:腕部13处,手部10处,颈部6处,足踝部8处,肘部5处,其他18处。
B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18-65岁,平均年龄(36.7±8.2)岁;病程在2-7d,平均病程为(5.37±2.06)d;烧伤程度:深II度16例,III度18例;烧伤类型:化学烧伤9例,火焰烧伤10例,热液烧伤15例;烧伤部位58处:腕部9处,手部7处,颈部10处,足踝部11处,肘部6处,其他15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烧伤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烧伤外科学》[6]中关于烧伤的诊断标准;患者的烧伤程度在深II-III度。
排除标准: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伴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器官重度损伤者;伴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不愿参与调查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全麻或者持续性硬膜外麻醉。A组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治疗:脱细胞异体真皮(J-1型号,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153460864)使用前置于2-8°C的冰箱保存,并于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清洗3次,后将其置于1000-2000U/mL的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700)中浸泡10min。使用0.5%的聚维碘酮(福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72)进行烧伤创面和供皮区的消毒,随即铺巾;对深II度烧伤患者,首先采取滚轴刀进行削痂处理,祛除坏死组织,植皮层次选择为真皮网状层;对III度烧伤患者,将其创面扩创至深筋膜浅层,祛除坏死组织;在止血后,分别应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重庆市渝生制药厂,国药准字H50021378)、氯己定溶液(北京市非凡制药厂,国药准字H11021862)、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冲洗2-3次),再应用4-6层浸润去甲肾上腺素(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68)、庆大霉素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并等待皮片移植。将提前准备好的脱细胞异体真皮平铺于创面之上,使皮片平整,粗糙面向下,同时注意网口稍微拉开,但不能牵拉过度;随后用3-0丝线进行边缘缝合,然后再取一片与创面相适应的自体刃厚皮和脱细胞异体真皮相互覆盖,在用3-0丝线或者皮肤缝合器进行皮片缝合以及固定,注意使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皮之间不留气泡(可使用无菌盐水冲洗)。最后依次应用纳米银敷料、无菌聚维碘酮纱布和无菌棉垫进行创面覆盖及适当加压包扎,而对于部分活动区域可采用夹板或者石膏进行固定。
B组应用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术治疗:根据患者创面的大小、形状等特征,选择相应的自体大张刃厚皮直接覆盖于患者的烧伤部位,并应用3-0型号丝线进行皮片边缘的间断缝合以及固定。
2 结果
A组的皮片成活率95%(57/60)要高于B组70.69%(41/58),二次手术率为0,低于B组14.71%(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382、7.329,P<0.05)。A组的VSS评分(6.64±2.55)分,低于B组(11.72±2.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9,P<0.05)。
3 典型案列
女,36岁,火焰烧伤后6个月。入院时全身多处残余创面感染,经水疗结合换药后感染控制,但出现全身瘢痕增生、挛缩、关节功能障碍、右侧腕部瘢痕创面及右侧肘部瘢痕创面迁延不愈(见图1,图2),需进行多次手术修复。为提高手术效果,保留上肢功能及整形用,选择行“右右侧腕部瘢痕及慢性创面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自体刃厚皮+头部及左侧大腿取皮术”。术后10d拆包,14d拆线,观察植皮成活,并于4周内全愈,所植皮肤外观及色泽较好,质地柔软(见图3,图4)。6个月随访,左侧肘部及腕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见明显瘢痕组织增生,且伴少量色素沉着。
4 讨论
烧伤患者在后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功能障碍、瘢痕增生挛缩、反复出现新旧创面等并发症,不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8-9]。而现代的修复观念将减少残疾、保护功能和消除创面放在同等位置,对于严重烧伤的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到恢复其组织功能,故越来越多的整形技术被应用于临床烧伤早期的治疗中[10]。临床对烧伤患者功能创面的治疗主要选择自体大张刃厚皮移植修复,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由于移植后僵硬、质地偏薄、韧性较差、功能恢复较差、自身皮源不足等特点限制了该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11-12]。
脱细胞异体真皮是一种组织工程学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的处理,在进行去表皮、脱细胞的同时,既祛除了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有能同时保留完整的基底膜、真皮内的胶原组织、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外基质,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细胞生长支架[13-14]。有研究[15]证明,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治疗烧伤患者,能够修复瘢痕挛缩畸形,减少瘢痕增生,达到自体中/全厚皮片移植的效果,二者联用更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供体的损伤作用。而在本研究中,发现:A组的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B组;二次手术率和VSS评分要明显低于B组(P<0.05)。这更加说明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治疗烧伤患者中效果良好。
在本次研究中,A组有2例因复合皮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移植失败,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未进行彻底清创,从而引起坏死组织产生毒素,细菌蓄积,导致创面感染;2创面止血不彻底,引起创基同脱细胞真皮的粘合不佳;3术中操作不够细致,使两层皮片移位而致皮片坏死。我们对上述可能引起皮片移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便提高手术移植的皮片成活率。现将其总结如下:1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植皮区域应用抗菌敷料,如纳米银材料等,能够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2施术者应提高自身的临床操作水平,且在手术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包扎创面时尽量采取打包包扎;3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创面坏死组织及积血的彻底清除工作;4要对创基有更高的要求,在手术植皮过程中需要对创基进行充分止血,并在术后采取加压包扎,以免引起皮下出血造成感染,从而导致局部皮片的坏死。总而言之,脱细胞异体真皮具有材料珍贵、制造工艺复杂、市场价格昂贵等缺点。但同时,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能提高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同时减少了瘢痕的形成,缩短了治疗的周期,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二次手术率。因此,我们对其不足之处应持续进一步研究,以便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对深度烧伤患者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进行瘢痕修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片成活率,减少二次手术率,对促进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一发,闫利,俞松,等.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创面[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2):156-158.DOI:10.13507/j.issn.1674-3474.2017.02.015.
[2]王伊宁,齐鸿燕.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爪形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33(3):187-190.DOI: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7.03.007.
[3]柯昌能,刘坡,陈杰明,等.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烧伤功能部位修复创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9):4652-4656.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5.29.012.
[4]黄宇斌,胡检,陈苑雯.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1):81-82.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1.043.
[5]谢晓繁,陈冬梅,陈宇飞,等.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4):673-676,733.DOI:10.13241/j.cnki.pmb.2016.04.017.
[6]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田代雄,吴小蔚.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7):704-707.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6.07.003.
[8]韩悦,伍锦华,任杰.脱细胞异种真皮移植覆盖技术在大范围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46-150.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17.01.039.
[9]唐修俊,李丰,魏在荣,等.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供瓣区20例[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3):226-228.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8.
[10]杨力,黄巧洪,朱小平,等.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瘢痕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7,23(3):181-183.DOI:10.3760/cma.j.issn.1671-0290.2017.03.011.
[11]孙超锋,冯剑,李跃军,等.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功能部位全层皮肤缺损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7):827-829,845.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8.07.003.
[12]胡克苏,祁俊,王磊,等.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难愈创面20例[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11):708-711.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1.
[13]李宝,左燕妮,殷永红.烧伤后期瘢痕整形儿复合植皮手术的美容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12):1306-1309.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7.12.020.
[14]王志永,和晓培,常朋飞,等.人工真皮修复大面积烧伤复杂创面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8,17(5):486-489.DOI:10.3969/
j.issn.1671-6450.2018.05.013.
[15]栾芳.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6,20(6):1123-1126.j.issn.1009-6469.2016.06.026.
通讯作者:杨加保,毛建华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宿迁,223800
发表期刊:《中国医疗美容》第9卷 第9期(总第73期)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