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尖端技术,3D打印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特别是在临床医学领域,3D打印通过结合器官移植,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应用,也让无数患者能够从中受益,同时也极大推动了器官移植学的发展。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医疗团队为一名10岁的骨肿瘤患者实施了河北省首例肢体恶性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保关节重建术。目前,患儿恢复良好。
10岁的患者小曼(化名)因小腿胫骨下段肿瘤,饱受疾病折磨。几经辗转后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医。活检确诊为尤文氏肉瘤。
据介绍,这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长骨的高度恶性的原发性肿瘤,治疗原则为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环节。由于小腿下段肌肉少,软组织薄,俗称“皮包骨”,加上踝关节假体不成熟,保肢难度很大,一直是业内难题之一,所以普遍选择截肢。
了解患者情况后,考虑到截肢术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和家庭带来巨大阴影,同时小曼及其父母表达了强烈的保肢意愿后,最终决定选择保肢方案。
凭借多年积累的保肢手术经验及对3D打印植入物方面的探索研究,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团队决定使用3D打印远段带多孔的假体以重建胫骨缺损。3D打印技术能够制作肿瘤模型、切骨导板和假体关键部件的仿骨小梁结构。通过手术前设计,使手术操作变得精准,假体的3D打印仿骨小梁端和截骨端可以完美贴合,使骨长入得以实现,达到生物融合。这样既保留了踝关节,也最大限度地保留儿童骨骺生长潜能,避免肢体不等长,同时也将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据悉,通过近6个月的新辅助化疗,患者肿瘤明显缩小,为保肢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精心的术前设计与准备,终于成功为小曼实施了胫骨远段肿瘤段截、3D打印假体重建术。即保留了肢体,也保留了完整的踝关节。
其实3D打印在器官移植方面,特别是骨骼器官移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美中不足的是,对于某些器官的打印,目前尚存在较大的不足。
再生医学网认为,随着器官移植学和3D打印技术的不断更迭,相信我们终将能够实现“活”器官的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