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是现阶段临床医疗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无论是常见疾病,还是恶性顽疾,基本上都会涉及到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药物吸收率低的弊端,尤其是针对特定病灶,药物吸收率只会更低。这也使得某些疾病的治愈率常年处于较低水准。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星状微型设备,其能牢牢抓住肠道黏膜组织并释放药物到宿主体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者David Gracias表示,我们设计并且检测了这种微型设备,其能够模拟钩虫将其附着在生物体肠道上的方式,这种微型设备由金属和较薄的、可改变形状的薄膜制成,外面包裹着一层热敏石蜡,其能携带任何药物并将其逐渐释放到宿主体内。药物的逐步或延长释放是医学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但药物延长释放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常常会在配药结束之前就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机体胃肠道了。
研究者指出,胃肠道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放松使得延长释放药物不可能在肠道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以便患者能够吸收全部剂量的药物,本文研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设计出的这些小型药物运输及其,其能自主地抓住肠道黏膜组织,并将药物在宿主胃肠道内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能在宿主胃肠道内部署成千上万个这种微型设备,当设备表面的石蜡达到体内温度时,设备就会自动闭合并夹住结肠壁,而关闭的动作会促进微小的六头装置进入组织粘膜并附着在结肠上,这样该设备就能被固定并逐渐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研究者Gracias说道,这种微型装置并不依赖于电力、无线信号或外部控制,相反其就好像小型压缩弹簧一样进行工作,设备上会包被一层温度触发图层,其会在体温下自动释放所储存的货物(药物)。在动物试验中,研究者将一种止痛药安装在该设备中,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而言,利用该微型设备注射药物的动物体内止痛药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前者,而且药物能在受试动物体内持续停留近12个小时,而对照组则仅会停留大约2个小时。
最后,
再生医学网认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药物吸收率低的问题或将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而将会彻底改写药物治疗史。届时,不仅能够大大提升相关疾病的治愈率,而且还能够节省药物治疗成本,让患者从中获取双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