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实施新冠疫苗接种。目前,各地相继启动相关工作。要保障大规模接种顺利完成,还需在凝聚全社会共识方面加力。
首先,各方须保持清醒,应对可能出现的疫苗犹豫。世卫组织将疫苗犹豫定义为“在可获得疫苗接种的情况下,迟迟不愿或拒绝接种疫苗”,并将其列为2019年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
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已走过40余年,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持续提升,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新冠疫苗是史上最快诞生的疫苗,部分公众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不排除出现疫苗犹豫的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已累计紧急接种100多万剂次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经过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但应该认识到,随着接种规模的扩大,不良反应、偶合反应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升高。因此,在坚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相关机构要加大科普力度,将权威准确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公众,政府则要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信息。
其次,疫苗并非万能神药,对于其功效,全社会也要有理性认知。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并非100%。另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接种疫苗后,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等其他防护措施,也同样需要继续实施。
顺利完成大规模接种,需要社会舆论场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屏蔽非理性的杂音,这一点也应成为各方共识。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