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3D药物打印技术:固体制剂创新路上的奇点
3D药物打印技术:固体制剂创新路上的奇点
时间:2021-06-02 15:42:57  作者:lfy  来源:健康界
再生医学网获悉,2021年三迭纪开发MED 3D打印药物T19在FDA通过505(b)(2)的路径进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3D药物打印技术实现了药物释放控制的程序化、制剂开发的数字化、以及药物生产的连续化和智能化,使得制剂开发更快、药物疗效更优、生产质量更好,是制药领域新的技术“奇点”,驱动着新药开发创新链环节上固体制剂开发的“范式跃迁”,为占据药物市场半壁江山的固体制剂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模式。
  3D打印作为近年来最“时髦”的新兴技术,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话题量,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和药品研发领域,3D打印技术更是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之前该领域所存在的许多“无解之题”。

  再生医学网获悉,2021年三迭纪开发MED 3D打印药物T19在FDA通过505(b)(2)的路径进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3D药物打印技术实现了药物释放控制的程序化、制剂开发的数字化、以及药物生产的连续化和智能化,使得制剂开发更快、药物疗效更优、生产质量更好,是制药领域新的技术“奇点”,驱动着新药开发创新链环节上固体制剂开发的“范式跃迁”,为占据药物市场半壁江山的固体制剂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模式。
  3D打印药物技术处于萌芽探索期
  3D打印技术可分为7大类,其中材料挤出成型技术、粘合剂喷射成型技术、材料喷射成型技术、粉末床熔融成型技术、光聚合固化技术已被尝试用于制药领域。熔融沉积成型(FDM)作为最普及的3D打印技术之一,凭借设备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3D打印,但存在可选材料少、无法实现连续化和规模化生产、药物打印精度差等缺点。粉末粘结打印(PB)最早被应用到制药领域,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可用于制备热稳定性差的药物,并能实现非常高的载药量,打印的药片具有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热熔挤出沉积(MED)打印可直接将粉末状的原辅料混匀熔融成可流动的半固体,通过精密的挤出机构,以及对材料温度和压力的准确控制,将含药熔融体以高精度挤出,层层打印成型,制备成预先设计的三维结构药物制剂;整个工艺过程无需制备线材,也没有二次加热。整体而言,3D打印药物技术按照成熟度及应用方向可分为药物产品商业化开发、个性化给药、早期概念研究三类。
  3D打印药物技术为个性化的治疗剂量提供了一种快速和自动化的选择
  除用于药品生产外,3D打印技术可用定制化调节药物剂量和药物组合,即时打印个性化药片,主要商业应用场景是针对医院药房和门诊。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定制药物剂量,减少因摄入剂量过高而产生的个体副作用;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可通过3D打印定制单个药片,避免漏服和误服,提高服药顺应性;3D打印技术还可实现外观、口感等个性化定制,提高儿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D打印药物技术展望
  相比传统制剂技术,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复杂度、个性化给药和按需制造等方面优势明显。理论上,可用于制药的3D打印技术有多种,但每一种原理都要为满足制药要求和药品法规而开发专用的技术。专用技术开发的过程涉专用3D打印药物设备的整机设计和制造、制药工艺和药物剂型设计的辅料研究、药物三维结构剂型释放机制的体内外研究和验证。目前,整个3D打印领域都处于早期探索的阶段,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模式。药物3D打印因其快速、灵活和精准控制释放的特点,在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用药两个方向上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制药行业的热点,也将推动制药行业迈入智能制药新时代。
  自15年首款3D打印药物问世,就标志着3D打印技术正式进入到了药物开发和生产领域。对此,再生医学网认为,短短五六年间,3D打印技术在药品研发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赞的成果,不仅大大降低了药企成本,也提升了药品药效,令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关键字:3D药物打印,3D打印技术,临床医学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