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网观察到,当今社会,随着日新月异的尖端技术在各类产品和服务中的整合与运用,数字化已经促使消费品、汽车、银行业等诸多行业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迭代更新,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如今,数字化正带领我们进入“万物皆可算”时代,引领各行各业的技术转型与创新潮流。
在医疗领域,技术的更迭与创新往往要比消费领域来的更加缓慢,智能手机、电子设备等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也许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但医疗领域的变革往往关乎着人类的生死存亡,数字医疗正积极推动着医疗行业加快变革的步伐,医疗领域的创新迫在眉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共健康意识的觉醒,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与此同时,慢性健康的问题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医疗领域,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短缺,医生工作量日趋繁重,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这些都使得患者、支付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倍感压力。市场开始更加青睐以预测性和预防性为目的的治疗模式,甚至更愿意为医院之外的医疗服务买单,基于价值的医疗模式(即,基于医疗结果的付费模式)应运而生,推动着数字医疗的创新与发展。
趋势一: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根据捷普2018年首次调查显示,仅21%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公司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已经进入生产阶段,而超过半数的公司却还只处于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构思、开发或设计阶段。然而,随着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适应新常态,许多想法日渐成熟。如今,44%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表示其数字医疗产品已开始进入生产阶段,这一数据是2018年的两倍多。当前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在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中更快地接受新技术的应用,如在线诊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成为抗击疫情的技术焦点,数字医疗对接医保支付的政策也在上海、杭州等地率先开启了试点。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巨大挑战中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然而,数字医疗工具和解决方案要想切实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开发阶段引入更多的外部协作,以确保用户能够从解决方案中获取最大的价值。通过与外部进行协作,不仅可以打通并实现不同设备与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还将有助于推动智能医疗设备和其他解决方案的创新。比如,从内外部相互协作中获取的患者数据,将助力医疗行业在预测性分析与精准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趋势二:医疗行业正涌现(并且已经出现)新的业务模式
多年来迟滞不前的医疗生态系统已开始对外开放,推动着医疗行业向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转变,医疗行业开始迈入蓬勃发展期。与此同时,诸如医疗数据管理驱动的商业模式、基于价值的医疗(VBC)付费模式以及个性化医疗等新的业务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
在数字医疗领域,人们将那些用于监控、交流和分析医疗数据的设备称之为医疗物联网(IoMT)。IoMT设备不仅能够从广泛的医疗生态系统中收集数据,与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交流,并及时干预,同时还可减少不必要的入院就诊。IoMT设备的出现和运用,医疗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据捷普调查数据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开始引入基于IoMT数据的创收渠道。
基于价值的医疗模式有望彻底改变患者的治疗现状与医疗基础设施,但这种模式需要依托大量数据来证明患者的治疗结果。因此,数字医疗产品及产品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患者数据对于VBC的发展尤为重要。
医疗消费群体日益成为数字领域的核心,他们开始通过个人设备和健康云等应用程序来实时监测和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开始逐渐增长。据调查,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现出了对个性化医疗的极大关注。
事实证明,国内的医疗行业正逐渐向医疗资源去中心化发展,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涌现了诸如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平台、医药、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多种模式。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正在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进行转变,中国的数字化医疗版图在政策鼓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技术提升多重驱动下,正逐步迈向成熟。
趋势三: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正通过组织变革推动数字化转型
变革管理对任何机构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医疗等传统行业来说更是尤为艰巨。一直以来,医疗企业的新品上市往往伴随着疗法的精进和改变,技术的变化往往与新品上市的步调并不一致。但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让医疗行业对更具灵活性、更具适应性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前,新兴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亟需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思维以及更大胆的跨领域的协作。
据捷普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希望借助组织变革来推动自身数字医疗策略与解决方案的发展。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因此,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正积极进行着更多尝试。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正在组建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团队,以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另有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设立能够促进深度协作的组织结构。与此同时,41%的受访者还表示他们正在增设侧重于技术采购的新供应链和组件提供商。无论这些医疗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组织变革,但可以肯定一点是:医疗行业需要多方的协作,无论是内部的协作还是外部的协作。
趋势四:医疗器械制造商(OEM)正在寻求外部数字医疗合作
在应对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生态系统中的各项挑战时,招募外部专家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外部的专家与合作伙伴不仅可以助力医疗企业辨别市场发展趋势,并能基于这些趋势制定出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投资计划。因此,为了医疗企业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医疗行业的变革与颠覆,“推动与外部专家之间的协作”对医疗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都表示,他们有意寻找具备多领域数字医疗专业技能的合作伙伴。近半数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表示,他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帮助其解决监管、认证、审批问题。此外,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合作伙伴能为其提供大数据捕获、安全与分析方面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而也有42%的受访者认为,在医疗供应链日渐全球化和复杂化大背景下,他们更加需要可以为其提供该领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合作伙伴。
随着医疗行业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未来,IoMT设备和数字医疗平台将成为医疗行业的核心。借助IoMT设备和数字医疗平台,医疗企业可对每一位患者的数字孪生体进行预测性分析,为患者打造更具个性化的价值医疗模式。合作伙伴是否具备数字医疗方面的专业的技能,已逐渐成为医疗企业评估潜在战略合作伙伴的一大重要因素。
趋势五:监管流程依然是数字医疗最常被提及的挑战
在医疗领域,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开发、上市以及更新周期与传统医疗器械大相径庭,受固有监管流程的影响,医疗行业的产品更新步伐异常缓慢。因此,将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开发与交付的缓慢原因归结为最常被提及的监管流程,这一点不足为奇。
目前,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正在努力应对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带来的挑战。2017年,FDA宣布启动医疗软件初创企业“预认证”计划,旨在“在不影响患者使用软件技术的情况下,转变监管模式,畅通医疗软件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从本质上来说,该计划支持并鼓励更加多元化的企业进军医疗行业,以强化和加速医疗行业更具建设性的颠覆和转型。
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特殊情况,欧盟决定推迟一年实施新版《医疗器械法规》,将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5月。早前有预测指出,新版法规将更加侧重于临床证据,用以力证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在改进患者治疗效果上发挥的作用。
在国内,目前已有上千家互联网医院获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除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外,其他地区也都建立了数字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在4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也表示,当前国家卫健委正研究,准备下一步出台关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规范,以要求全国在数字医疗方面都具备统一的规范与统一的监管。
趋势六:科技公司入主医疗行业,给行业企业带来了紧迫感
当科技巨头表露出对特定市场的兴趣并付诸于行动时,他们往往会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虽然他们拥有最佳的创意和技术,但在临床与监管流程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差距和行业壁垒。因此,科技公司更愿意与医疗行业内现有的企业进行合作。
当然,科技公司作为新进入者,并不会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疗法,而是对行业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加以完善。然而科技公司也有自己的弊端,他们在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风险方面仍需不断的加强和完善。
过去几年来,科技巨头入主医疗行业的战略性举措屡见不鲜:自2015年以来,苹果公司陆续收购了多家医疗初创公司与企业,旨在更好地提升苹果产品的监测健康能力;2019年10月,亚马逊收购数字健康初创公司Health Navigator,并面向内部员工推出Amazon Care医疗服务。此外,亚马逊还计划在明年推出一款全面的电子病历系统,以表对员工关怀;2019年11月,在亚马逊收购Health Navigator之后的一周,谷歌宣布收购Fitbit,正式进军医疗可穿戴设备行业。
这些科技巨头通过收购的方式稳步进军医疗行业,并将以往用于消费产品的尖端技术运用于医疗产品及服务。科技公司的这些举措正向其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促使医疗企业开始加快产品的研发周期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而“科技巨头”与医疗行业的融合也将有可能促成精准医疗技术解决方案的成功落地。医疗器械行业需更加积极的接受与拥抱这一融合趋势。
尽管这些消费类科技公司的入主给新兴的数字医疗行业带来了紧迫感,但是对于技术变革背后的驱动力量,行业决策者们却存在着分歧。据捷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3%)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类科技公司或消费类科技公司等外部参与者将成为数字医疗创新的推动力量。但事实上,能够促成医疗交付方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往往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协作。
趋势七:消费需求正在推动医疗创新
消费类企业的创新动力往往源于买方市场持续的需求。譬如在汽车市场,尽管汽车行业面临着严格的监管,但各大车企依然在不断尝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相较于旧款,新款车型的动力系统并不一定会有变化,但是车载附加功能(如CarPlay)一定会进行更新升级。汽车行业已经跟上了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发展步伐。
而医疗行业也逐渐将关注点从“患者”转移到“消费者”,整个行业对于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据捷普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表示,消费需求对于数字医疗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
近年来,国内的各大医院都相继推出掌上医院、互联网医院、手机会诊、远程问诊、电子病历以及在线预约等多种服务。其中,作为是实体医院线上模式的互联网医院与在线问诊平台其实正从从本质上满足消费医疗的高效、便捷的需求,两者对于方便患者、分散流量、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公平分配有重要意义。
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要想获得成功,首先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而医疗行业想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则需要具备更强大的用户设计能力与人种学研究能力,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弥合传统医学与预防医学之间的鸿沟。
趋势八:可穿戴设备或随身设备成为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首选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健身追踪器、心脏监测仪等可穿戴设备都是医疗领域最具潜力产品。这些设备不仅可实时记录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还可将数据直接反馈给用户或发送至设备连接平台,以备后续的使用。
在捷普的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5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正在研发或计划研发随身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这类解决方案(如苹果智能手表、FitBit、Garmin等)目前已为消费者所熟知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未来,可穿戴设备还可与远程医疗、术后生命监测、数字孪生研究等IoMT平台进行配套与结合使用,在未来的数字医疗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助力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向精准医疗迈进。
移动医疗是一种新兴趋势,患者可以将医疗健康类应用下载到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方便用户联系自己的医疗机构,还可以持续追踪用户各方面的健康数据,包括睡眠习惯、步幅和血糖水平等,从而优化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参与度。
趋势九: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上市周期大幅缩短
据捷普201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致认为,数字医疗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产品开发和上市周期。仅29%的受访者表示其产品开发与上市周期短于18个月。而在此次调查中,这一比例已经提高至41%。
多年来,医疗企业的传统产品开发与上市周期往往长达十余年之久,产品的开发与上市周期仍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如今,医疗器械制造商已逐渐将关注点转向消费者与数字解决方案,着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使其更加贴合客户期望。
产品上市后,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每两到三年迭代一次,否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丢失的风险。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将产品上市和升级周期与这一速度保持同步是一种文化上的转变。
趋势十:数字医疗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融合
无缝技术融合在为患者和消费者提供最佳数字医疗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消费电子展上,人们再次表露出对人工智能、5G、云平台应用以及IoMT设备的青睐与期待。
所有这些新的动向和发展都离不开跨行业协作带来的协同效应与持续的投入。数字医疗平台往往需要融入多个解决方案,需要多家服务提供商的独特专业技能,才能最终推向市场。此外,数字医疗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备互操作性,才能真正地释放平台的潜力。
据捷普调查结果显示,93%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认为行业应出台数据收集和使用规范,以实现设备之间和产品平台内部的互操作性。然而,这一观点显然并不完全符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各自为政”的操作方法。
略低于半数(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自有生态系统中实现所需的所有功能,以打造更加一致的客户体验。约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倾向于遵循公认的行业标准,以确保各产品平台内部的互操作性。还有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计划打造更加开放式平台系统,为客户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尽管业界已经设立了最佳互操作性的方法,但仍需注意的是,一旦各大设备与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性,预测式医疗服务可能无法成为现实,人工智能的潜力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IoMT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控或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医疗服务提供方,这就要求IoMT设备必须部署在一个互操作系统中,该系统可利用平台的互联互通能力与集中式算法,使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方能够在高度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生态系统下,共同管理疾病,改善治疗效果。
我们离数字医疗还有多远?
大多数行业观察者和利益相关者一致认为,医疗领域的技术创新可能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医疗市场虽然在近年来蓬勃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人工智能、大量针对5G技术进行的适应性升级无线连接基础设施、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触发一场真正的数字革命。数字医疗正在加速发展步伐,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营造一个使精准医疗成真的理想环境,实现基于价值的医疗(VBC)模式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对人种学研究等领域的投入。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