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临床医学领域,随着3D医学打印技术的引起,人工器官制造与移植方能大规模开展。尽管3D医学打印技术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弊端定能一一排除。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采用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用水凝胶打印出复杂的形状,而且这些结构在损坏时可自我修复,该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水凝胶是一种含有大量水的聚合材料,可重现生物组织特征,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迄今为止,水凝胶仅通过基于微挤出式的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处理,设计和分辨率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使用市售材料和商用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打印出水凝胶。这些水凝胶基于半互穿的聚合物网络,可实现自我修复。自我修复在室温下快速发生,无需任何外部触发。重新连接后,样品可以承受变形并在12小时后恢复其初始强度的72%。
项目协调人Ignazio Roppolo教授表示,与传统基于挤出式的增材制造相比,3D打印有更大的多功能性和准确性,它允许设计更复杂的形状,并保证最终结果忠实于计算机上的设计。这种自愈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再生医学,而且在可穿戴传感器、软体机器人和能量收集领域也有重要应用潜力。
随着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各种新兴医疗技术呈井喷式出现。而作为再生医学的重要“助手”——3D打印技术更是在临床医学发挥出了强大的作用。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问世,相信将会极大改写3D医学打印技术的应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