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物医用材料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生物医用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直到再生医学概念的提出,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随着基础科学水平的提升,各种生物医用材料纷纷问世,并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医学当中。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董文飞课题组和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邵丹、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文合作,构筑二硒键桥联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ONs),通过配位和吸附作用担载含金属钌的小分子化疗药物(KP1339),并利用细胞膜包覆策略对载药纳米粒子进行功能化得到仿生纳米药物(CM MON KP1339)。
一方面,通过材料中的硒和钌形成可控配位键,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在运送过程中的意外释放;另一方面,材料可以响应肿瘤微环境中高水平谷胱甘肽(GSH)发生骨架降解,实现配位和还原双响应的药物可控释放。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该材料具有调控肿瘤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的生物活性,能够增强内质网应激,显着放大免疫原性死亡过程中相关因子的释放,进而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在此基础上,该仿生纳米药物通过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消除了乳腺癌原位肿瘤以及肺部转移灶,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全程治疗未见明显的系统性毒性。
生物医用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更是催生出许多效果奇佳的生物医用材料。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纳米技术与生物材料的碰撞,会产生什么样惊奇的火花?该项研究成果已为我们呈现出这种神奇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