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十分常见,且发病率极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3.3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几乎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是比癌症更加可怕的疾病。为改变这一局面,科学家们正在找寻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Targeted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micelles treat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vivo”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靶向性纳米医学疗法,其或有望减少小鼠模型机体中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血管病变;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更好的疗法来治疗遭受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人类患者。
研究者Tirrell说道,我们的确对这项技术充满热情,其能直接靶向作用炎症部位,对多种血管性疾病都会产生影响;在诸如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中,动脉壁会变厚变硬从而就会干扰血流,这就会导致斑块的堆积最终导致动脉阻塞。文章中,研究者将microRNA-92a(miR-92a)与位于血管内部的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联系了起来,这意味着miR-92a被认为是引起该病的生物标志物。
尽管目前miR-92a抑制剂疗法存在,并在动物和人类机体中进行了相关测试,但其还并不能直接输送到血管部位,因此其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多钱钱,研究者Tirrell等人开发了一种纳米颗粒(一种聚电解质复合胶束,a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micelle)来讲抑制剂直接运输到炎性的血管细胞中。这种纳米颗粒能利用肽类来靶向作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VCAM-1能以高水平存在于炎症的内皮细胞中,但在健康细胞中却维持较低水平;一旦多肽找到了该分子,其就会将miR-29a抑制剂直接运输到受损的细胞中。
如今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模型中测试了这种纳米药物,而且发现其能减少血管病变的大小,而且这种疗法还能抑制血管狭窄,即血管组织的重塑。研究者Tirrell说道,这意味着在血管成形术或插入支架等治疗过程中,这种纳米颗粒或能被用来改善手术的治疗结果并减少血管狭窄的风险;此外,其还能被用来治疗遭受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患者,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许多发生过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患者(比如心脏病发作)通常都会发生第二次疾病事件。
研究者Fang表示,我们所开发的纳米颗粒或能被用来预防患者后续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后期我们还将继续测试这种新型疗法,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完成人类临床试验。几乎所有的血管疾病都与机体炎症有关,因此未来这种疗法或有望用来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作为新技术的代表,纳米技术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临床医学领域,纳米医学疗法的问世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从这一观点来看,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对于推动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的展开与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纳米技术,纳米医学,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狭窄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