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会受伤。大多数情况下,伤口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愈合结痂,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伤口久久无法愈合,临床上将其称之为
慢性伤口。一般情况下,慢性伤口患者不仅会饱受痛苦,还会面临感染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将希望寄托在干细胞上。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Sukma等研究人员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凝胶治疗了32名慢性伤口患者,随访显示,治疗前后患者伤口有明显改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Dovepress》上。
干细胞修复慢性伤口
顾名思义,慢性伤口是指创面无法通过正常修复来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这种伤口通常会持续4周或更长时间。能够引起慢性伤口的原因较多,其中,以静脉性溃疡和
糖尿病性溃疡最为常见。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慢性伤口的患病率占总人口的1%~2%,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抑制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而增加,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截肢。
该研究共纳入了32名患者,其中女性14名,男性18名,平均年龄57.03(9.32)岁,身高161.34(8.60)厘米,体重为59.59(6.80)公斤。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UC-MSCs凝胶治疗慢性伤口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潜在功效。
在该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UC-MSCs修饰成10%凝胶后,根据伤口的大小,将UC-MSCs凝胶以足够剂量局部给予伤口区域,每天2次,持续两周。术后从多个方面评估UC-MSCs凝胶对慢性伤口的修复作用。
通过统计数据观察到,患者伤口的长度、宽度和面积在基线和第一次随访、基线和第二次随访以及第一次随访和后续随访之间有显著变化。甚至有部分患者在经UC-MSCs凝胶治疗后,溃疡伤口已完全愈合。
除此之外,随访结果显示,在UC-MSCs治疗期间,未观察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这也意味着通过UC-MSCs治疗慢性伤口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也较为可靠。
对此,负责该项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UC-MSCs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和麻风病引起的
慢性溃疡。
尽管慢性伤口乍听去并无碍,但事实上,约有50%的慢性伤口无法实现愈合,这也意味着患者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坏疽、截肢等。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或将彻底改写慢性伤口治疗史,从而让患者能够免受并发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