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腿抖、无法正常行走......这些都是
帕金森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对于10年以上病史的帕金森病人而言,其自主生活能力往往所剩无几。更为糟糕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临床上针对因帕金森而瘫痪的病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也让不少患者为之感到绝望。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瑞典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Grégoire Courtine和Jocelyne Bloch团队开发了一种神经植入假体装置,试验中一名有30年PD病史的患者在植入假体后,如今已经能够单独户外散步数公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神经假体终结颤抖人生
参与这项研究的PD患者是一位62岁的男性,他有30年PD病史,约20年前接受了DBS治疗,也使用了多巴胺替代疗法。但是这没能逆转他的疾病,到参加试验之前,他每天都会跌到5-6次。
令人欣喜的是,传感器已经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患者的运动障碍大幅度改善,步态已经很接近健康人的行走模式。与动物实验一致,患者的EES+DBS联用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果。
研究者们专门针对冻结步态设计了一个包括频繁转弯、躲避障碍、穿过狭窄空间的行走任务,可见在EES开启时,患者的冻结步态几乎完全消失。
过去的2年中,患者每天使用EES达到8小时,仅在长时间坐着和睡觉时关闭EES。现在,他能够在EES的帮助下,在自然中散步几公里,这也意味着该名患者的冻结步态问题几乎消失。
帕金森病迎来新克星
提起帕金森,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颤抖还是行动迟缓,亦或者两者皆有。事实上,帕金森带给患者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病情严重者,甚至就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也无法做到!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90000人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全球有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
在过去,临床上针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帕金森患者冻结步康复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研究进展。
万幸的是,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让世人看到了通过植入
神经假体,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人的行动能力。
帕金森,又被称作“不死的癌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功能,甚至还会导致瘫痪。目前,临床上针对帕金森的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大多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从这一角度来看,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可谓是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