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排名第一的“健康杀手”,据不完全统计,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大约在30%~40%之间,总体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心血管栓塞,一旦发病,有效抢救时间只有短短数小时,极易造成患者死亡。但目前针对心血管栓塞的治疗仍耗时较长,从而导致抢救率较低。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官建国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可注射溶栓纳米机器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与带有电池、芯片等器件的金属盔甲式机器人不同,纳米机器人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出的,可以将化学能、磁、电或热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动能,且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微小颗粒。
“可注射的溶栓
纳米机器人,就是将纳米机器人静脉注射至体内,并执行溶栓任务。”官建国说,血管可被视为纳米机器人在体内的“高速公路”,通过靶向操控,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快速定向导航到病灶部位,以最少侵入性方式高效清除血栓,让病人基本上感觉不到痛苦并降低手术风险。
官建国团队耗时10余年研制出的可注射溶栓纳米机器人为磁驱载药类型,其在没有外磁场作用时,能以单颗粒形式高度分散在血液中;在交变磁场作用下,能组装成可拆解的纳米机器人集群,执行心血管疾病(血栓)安全靶向治疗。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大鼠血栓模型中,实现快速靶向溶栓,且没有产生明显的器官损伤或炎症反应。
心脑血管栓塞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容易引发半身不遂、行动能力迟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相信将彻底改写心脑血管栓塞的救治史,从而为心脑血管栓塞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