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医学的问世,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添上浓墨一笔,也为相关疾病的诊疗策略更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就包括了肿瘤诊疗。作为恶性顽疾的代表,肿瘤堪称“人类健康杀手”,但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肿瘤的了解却知之甚少,不过,随着太空医学的出现,让事情出现转机。
再生医学网获悉,自去年6月7日,科研人员研发的肿瘤模型太空3D打印与培养系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在轨试验,开创了肿瘤模型太空3D打印的先河。
来自清华大学机械系的熊卓教授、张婷副教授课题组经过近三年攻关,研发了一整套肿瘤模型空间3D打印与培养自动化系统。
据悉,该系统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打印性能、室温存储及防泄漏特性,有效解决了肿瘤模型样品的在轨打印和原位培养难题。
去年6月7日,课题组研发的肿瘤模型太空3D打印与培养系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在轨试验,开创了肿瘤模型
太空3D打印的先河。
根据回传数据分析发现,空间微环境有利于三维肿瘤模型的精准打印与长期形态维持,同时增强了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对此,有医学专家表示,太空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工程、器官移植、再生医学和病理研究等多领域。由此衍生出了包括制药、细胞治疗、器官芯片、器官打印(3D生物打印)等方面的生物制造重点应用方向。
肿瘤模型的意义在于,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制定出新的肿瘤诊疗策略,从而大大提高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相信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肿瘤医学的发展,从而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新的诊疗策略。
关键字:3D生物打印,3D打印,肿瘤模型,太空医学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