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根据多年研究观察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有关。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暂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不过,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利用超声疗法或许能够治疗该疾病。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时,采用超声波技术改善认知功能,并不需要特意针对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
这一研究发现挑战了科学家们在阿尔兹海默病研究中的传统观点,即靶向作用病清除淀粉样斑块对于改善机体认知功能是必需的。
研究者Gerhard Leinenga说道,淀粉样斑块是一种蛋白质团块,其能在大脑中堆积从而阻断脑细胞之间的交流,导致阿尔兹海默病的记忆丧失和其它疾病症状。
此前研究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微泡结构来打开血脑屏障,从而激活大脑中称之为小胶质细胞的特殊细胞类型,进而清除淀粉样斑块。
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仅在小鼠模型上使用了不带微泡的超声扫描技术,却惊奇地观察到小鼠记忆力有了明显提升。这意味着,即使不借助微泡结构,仅使用
超声波也能在大脑中引发持久的认知改善,与记忆力的增强直接相关。
通过理解超声疗法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就能制定疗法策略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这项研究对开发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个性化、高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过去,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尽管该疗法能够控制病情进展,但却无法实现治愈,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相信将彻底改写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史,从而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免受痴呆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