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和视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一旦听力受损,人类将无法聆听万籁之音。特别是对于一些生来就丧失部分或全部听力的患者人群来说,这个世界将变得死一般寂静。更糟糕的是,目前,临床上针对
遗传性耳聋并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随着基因疗法的问世,似乎为广大遗传性耳聋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陈正一教授团队优化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特异性清除MIR96突变,在听力损失症状出现前和出现后均可促进毛细胞存活并改善听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非同源DNA末端连接(NHEJ)进行编辑,以在患有听力损失的年轻成年小鼠中靶向显性Mir96突变(Mir96tm3.1Wtsi,在该研究中称为Mir9614C>A),通过腺相关病毒(AAV)进行递送。
实验结果表明,AAV介导的
基因编辑复合物的递送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不会损害正常听力。
研究团队筛选了不同的基因编辑器,并确定了一个优化的编辑器,从而在体外和体内实现了高效且特异性的基因编辑。研究团队在听力损失发生之前和之后测试了干预措施,并确定了治疗能使听力持续保持的时间窗口。
具体来说,使用AAV2递送saCas9的KKH变体(SaCas9-KKH)和sgRNA,在听力损失发生前(3周龄)和
听力损失发生后(6周龄)的成年Mir9614C>A/+突变小鼠中均长期改善了听力,在3周时治疗效果更好。
为了提高编辑策略的安全性,研究团队确定了在未检测到AAV整合的剂量范围,结果显示,SaCas9-KKH的瞬时表达在注射12周后结束,没有发现AAV基因组整合的证据,表明这种体内基因组编辑策略的安全性良好。
由于人类和小鼠的Mir96在种子区域的序列100%相同,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双AAV系统,携带了靶向目前所有已知的人类MIR96突变的sgRNA,从而能够靶向多种MIR96突变,为其潜在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提供了证据。
总的来说,该研究确立了体内基因组编辑作为治疗成年动物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的可行方法的可行性。为开发由
MIR96突变引起的DFNA50患者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遗传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自身,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耳聋群体中60%的患者为遗传性耳聋。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或将彻底改写遗传性耳聋治疗史,从而帮助更多患者走出“无声人生”。
关键字:耳聋,遗传性耳聋,基因疗法,MIR96,听力损失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