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又被称作“寂静的疾病”,主要因其初期发病缓慢,患者无明显的病症,一旦病情发展至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仍以药物控制为主,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差。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3d打印骨再生支架通过血管化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陷来调节骨代谢稳态。相关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上。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复杂的骨骼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症患者因创伤、严重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骨缺损,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实现有效的
骨再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因此,重塑正常骨的局部代谢调节过程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实现骨再生至关重要。
由于骨骼血管系统的退化和骨质疏松微环境中局部骨代谢的破坏,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挑战。然而,通过增强血管化来调节局部骨代谢失衡是可行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血管化-骨代谢平衡”。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以EPLQLKM和SVVYGLR肽(PCL-se)修饰的3d打印聚己内酯(PCL)支架。EPLQLKM肽吸引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BMSCs),而SVVYGLR肽增强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分化,从而通过EPCs的旁分泌作用调节骨代谢并促进骨再生。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PCL-SE促进EPCs的血管化,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Notch信号通路,导致成骨相关基因上调,破骨细胞相关基因下调,从而恢复骨代谢平衡。
PCL-SE促进EPCs向“H”型血管的分化和BMSCs的募集,协同促进成骨,使骨质疏松性SD大鼠股骨髁骨缺损时正常微血管和骨组织再生。
本研究提示PCL-SE支持原位血管形成,重塑骨代谢转化平衡,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正日益成为困扰无数人的公卫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创伤、老龄化、并发症等因素产生的骨缺损患者人数超过600万。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问世,或将为骨缺损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关键字:3D打印,骨再生,3D打印支架,生物支架,骨质疏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