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年多潜心研究,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管坤良、熊跃和该院研究员雷群英率领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肿瘤发生和恶化的“微环境”新机制。该研究有望实现胰腺癌等早期诊断(early diagnosis),4月16日,国际权威杂志《癌细胞》刊发了这一重要成果。
“乳酸脱氢酶A”是人体内的蛋白质,也是一种能够产生乳酸的代谢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适量的乳酸可作为能量来源的补充,但产生过多的乳酸,对肌体有破坏作用。
研究表明,乳酸脱氢酶A在人体内大量积累后,会促使体内产生大量不该有的乳酸。乳酸“跑出”细胞外,会制造出适合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即帮助肿瘤细胞转移、浸润、侵袭和恶化,使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破坏作用,乳酸脱氢酶A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真正“帮凶”。人体内乳酸脱氢酶A水平高低已成为临床肿瘤诊断的重要指标。
该科研团队历经3年的艰苦攻关,终于率先在国际上找到了一种“秘密武器” :乙酰化修饰来清除人体内的“乳酸脱氢酶A”。
据介绍,乙酰化是蛋白翻译后修饰中的一种,乙酰化对清除体内“乳酸脱氢酶A”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雷群英介绍,人体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来执行各项复杂任务,蛋白质被乙酰“武装”起来后,才可以变成为人体“作战”的士兵,针对各种不同“战场”,蛋白质需要配备不同的武器装备(乙酰),才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延续人体机能。
该科研团队发现,“乙酰化”是从根本上控制“乳酸脱氢酶A”的重要调控开关。被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会失去大部分的催化活性,其“破坏作用”被大大抑制,此时,体内其他辅助蛋白还会一鼓作气地把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的“尸体”拖到细胞溶酶体中去降解“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