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对外公布。较之2009年版目录,新版目录品种从原来的307种扩充到520种。其中中药新增品种101个,扩容将近100%,仅新增独家品种或者独家剂型就超过40个。
然而,新版目录的颁布并未给入选中药企业带来实际利好。3月18日(周一)资本市场中有机构悄然选择了转身撤资。前一交易日涨停的沃华医药就遭遇两家机构减持;羚锐制药更是股价大跌9.8%;千金药业连跌两天,跌幅分别为2.73%和4.35%。分析人士认为,资本更担心越来越近的中成药价格调整所带来的利空。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拟对中成药降价的传闻不绝于耳。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相关人士向本报证实,2013年发改委药品方面的重点工作就是调整中药价格。原因之一就是化药价格经过3轮调整已全部“梳理完毕”,而中药价格多年没有动过。
“中药价格也确实到了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原因有三:一是有的品种进了国家医保目录,但没有定价;二是中药材市场波动已经不大;三是中药产品的专利比较多。我们已对日费用比较高的中药品种进行了审核。”上述人士称,“发改委价格评审中心调查发现,除了部分低价药外,实际上,很多中成药的原料成本可以实现内部消化,导致价高的很大部分原因是费用支出。”
另一权威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发改委一方面想要减轻患者负担,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鼓励研发创新,不愿意因调价而引起市场较大波动,因此压力颇大。“此次中成药价格调整,并非单纯降价、一刀切,而是有升有降。”
所谓“有升有降”,意即对于低价药,发改委将不予降价;对于那些成本上升、价格制定已形成倒挂的品种,只要企业能够拿出确凿证据,发改委则会考虑适当上调价格;至于那些市场价格与政府定价相差较大的品种,其价格显然需要降一降。“为了鼓励创新,保密品种价格原则上不动。”
该人士强调,为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药品价格,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已建立药品价格监测系统,除了出厂价外,还将采集商业公司采购价、零售药店的销售价等多种信息,作为价格调整的依据。
对照化药价格调整的规律,人们不难看出,此次价格调整依旧以“降”为主。有媒体称,正在探讨中的调价方案(含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在5%左右,非独家品种有可能降价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