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行业动态 -> 重塑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增强企业自我造血能力
重塑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增强企业自我造血能力
时间:2013-05-29 09:25:52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再生医学网
尽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异常艰难、甚至是碰得头破血流,但有志于打造民族品牌的企业家们还是非常看好我国的医疗器械前景。

    尽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异常艰难、甚至是碰得头破血流,但有志于打造民族品牌的企业家们还是非常看好我国的医疗器械前景。
 
 曹红光告诉记者,去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只占GDP的4.98%,而世界平均比例在8%左右,发达国家超过10%。“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老百姓收入的稳定增加,用于健康的支出肯定会水涨船高。”
 
 他给出的另一组数据,是医疗设备与药品的比例。“目前我国这两者的比例约为1∶5,而发达国家是1∶1。今后,医疗设备所占的比重,肯定会大幅增加。”
 
 张送根分析:一是我国有巨大的临床优势。“绝大部分医疗器械的创新需求和灵感来自于临床,我们医院一年做的手术是许多国家好几年做的总量;加上我国医生的整体素质也在大幅提高,医疗器械创新的源头优势得天独厚。”
 
 二是这一领域的创新人才在不断增加。在国外大公司从事研发的很多是华人科学家,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如果看到国内的创新企业发展顺利,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创新创业的洪流。
 
 当然,盯着中国医疗器械这块巨大蛋糕的,非只国内的企业。
 
 “因此,加快培植国内的创新企业已是刻不容缓。”姜峰认为,当务之急,是重塑全社会对医疗器械民族品牌的信心,尽快推开横亘在创新之路上的“医院门”,从而打开市场通路。
 
 曹红光认为,国人对医疗器械民族品牌的信心,应当在“应用—改进—提高—应用”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看看家电、电脑、汽车等认知度较高的产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医疗器械也不例外。”
 
 “其实,我们并不是想靠政府输血,而是期望能给医疗器械民族品牌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张送根说,“事实证明,我们的自主创新产品是经得住市场检验的。俗话说,眼见为实,只要大医院能做个示范,相信小医院就会消除疑虑、自动跟进。这样一来,创新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从而步入良性发展。”

关键字:民族品牌,造血能力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