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技术 -> 肠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
肠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
时间:2014-09-25 10:41:38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丁香园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L/M)检测:正常情况下,肠绒毛细胞膜上广泛分布着0.4 -0.8 mm的小孔,细胞之间存在20 nm的间隙,间隙通过紧密连接封闭起来
    1.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L/M)检测:正常情况下,肠绒毛细胞膜上广泛分布着0.4 -0.8 mm的小孔,细胞之间存在20 nm的间隙,间隙通过紧密连接封闭起来,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甘露醇是单糖,分子质量小(182),直径0.67 nm,可通过简单扩散被肠黏膜细胞吸收。乳果糖是双糖,分子质量大(342),直径0.92 nm,不能被肠黏膜细胞吸收。
    当肠黏膜缺血、缺氧时,紧密连接受到破坏,乳果糖通过旁细胞途径吸收明显增加,而甘露醇吸收变化不大,并且乳果糖和甘露醇结构稳定,呈游离状态,又无毒性,无免疫原性,在体内不代谢,并快速经尿中排出,尿中的浓度比血浆高100倍,易于检测,因此尿中UM比值对评估肠道通透性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
    AP时,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随着病程逐渐增加,在病程第7天达到高峰,用UM值评估肠黏膜通透性是一种廉价、比较可靠的方法。UM值增加的幅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杨建荣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尿液L、M含量,其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方法简便。
    2.血浆D-乳酸检测:D-乳酸是细菌的代谢产物,肠道多种细菌均可产生,可通过受损的肠黏膜入血。而哺乳类动物体内不产生也不具备将其快速分解代谢的酶类,其产生后不参与代谢反应,在血液循环中较稳定。AP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大量D-乳酸可通过受损的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因此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可用来判断肠黏膜损伤程度和通透性。
吴彪等研究认为AP肠黏膜损伤后血内毒素和D-乳酸的升高具有相关性,提示D-乳酸可作为评价肠道屏障功能的指标。目前用于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有研究表明,改良紫外酶促法检测血、尿D-乳酸含量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可接受的精度及回收率,适合在常规实验室推广应用。
    3.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检测:二胺氧化酶( diamine oxidase,DAO)是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高活性的结构酶,肠黏膜上皮损伤时可释放入血,生理状态下血浆中的DAO活性很低,其活性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小肠黏膜受损情况。
    崔艳丽等研究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的血清DAO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血清DAO水平可作为SAP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但当SAP病情加重而DAO出现下降时,提示肠黏膜损伤加重。有研究显示,在生化自动分析仪上建立酶联速率法测定DAO活性,可在5 min测定出准确结果,并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误差小,可作为常规项目检测。
    4.血浆内毒素的测定: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是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菌群代谢。正常情况下,生理功能完整的肠黏膜对细菌和内毒素构成屏障作用,内毒素难于透过肠黏膜入血,即使少量内毒素越过进入门静脉,也能迅速被肝脏库弗细胞吞噬处理,有效解毒,几乎没有肠源性内毒素进入体循环。
胰腺炎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时,大量内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超过肝脏解毒能力,形成内毒素血症,而血内毒素升高又可加重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监测外周血中内毒素水平成为了解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手段。Sharma等研究表明,血浆内毒素含量升高是肠道通透性增加的突出表现。
    SAP患者合并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血浆内毒素明显升高,并预测其预后不良。目前检测内毒素的较常用方法是鲎试剂偶氮显色法,具有可定量、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其检测条件要求高,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万丽卿等研究以肝素钠作抗凝剂,人血浆经稀释加热处理,配合使用抗增液可更好地测定人血浆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5.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I-FABP)是一种低分子质量(15 000)蛋白,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起到运输和代谢长链脂肪酸的重要作用。正常人血液及尿液中I-FABP含量非常低,当肠黏膜缺血、缺氧、损伤、坏死时,这种蛋白能够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浆及尿中I-FABP浓度升高。
   监测血中及尿液I-FABP水平能早期了解肠黏膜损伤程度,间接反应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AP,尤其是SAP时肠黏膜上皮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其通透性增加,其内的I-FABP即经过门静脉和乳糜管释放人血。薛育政等临床研究表明,在SAP早期检测尿I-FABP可有效评估患者的肠功能状况,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Pan等研究显示,血清I-FABP可用于评估肠道功能障碍及AP的严重程度。目前的研究多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人I-FABP浓度,此方法显示与其他类型的FABP定量没有任何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稀释线性、回收率,可以作为诊断小肠黏膜损伤的工具。
    6.肠鸣音监测:肠鸣音是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而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咕噜声或气过水声,它反映了人体肠道的运动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4 -5次/min,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主要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肠动力障碍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杨广印等在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相关性研究中从药效学的角度证明了二者具有相关性。在对肠鸣音监测仪的研究过程中,由于肠鸣音信号微弱、噪声复杂、周期性差、随机性强等特点,使它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临床医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听诊器来检测肠鸣音。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张和华研制了一套基于C8051 F340单片机的人体肠鸣音检测系统,此系统可以有效地获取肠鸣音信号,信号经过后续处理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肠鸣音。然而此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临床应用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胃肠激素:胃肠激素是一类由胃肠道管壁上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和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分为兴奋性激素(胃动素、P物质、胃泌素、促生长素)和抑制性激素(血管活性肽、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瘦素),其中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生长抑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于胃肠道中,称为脑-肠肽。
    王强等的实验研究表明,ANP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紊乱(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下降,血管活性肽浓度明显升高),主要通过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目前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或ELISA法可对其进行测定。
关键字:肠功能障碍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