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天生能够自我恢复损伤的听力,人类听力的恢复机制也依然存在,而且有可能被重新唤醒。
我们知道,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的环境、细菌感染、药物滥用以及一些相关的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内耳毛细胞不同程度的受损或丢失,并继而引发相连的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和功能丧失,最终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再生医学网了解到,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及配套耳机等音响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目前,听力中度损伤和高度损伤的治疗分别通过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的植入。
虽然当今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安全性好、可行性高、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来修复听觉的损伤。
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及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创造丢失或功能损害的组织和器官,使其具备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机构和功能。再生医学标志着医学将步入重建、再生、“制造”、替代组织器官的新时代,也为人类面临的大多数医学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遗传缺陷等疾病和各种组织器官损伤的治疗。组织工程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学与工程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生物性替代和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为主要目标,研究和开发人体组织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修复的一门新兴学科。
再生医学网了解到,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内耳柯蒂氏器和听觉基底膜体外模拟构建以及细胞外基质诱导毛细胞再生的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研究进展。
举例说,哺乳动物内耳是一类结构和功能复杂的器官,包括耳蜗和前庭两部分,耳蜗对听觉产生起到关键作用。听力损伤修复的关键在于重新诱导毛细胞的再生,以及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建立突触联系。而目前药物治疗、细胞替代疗法和基因治疗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可行性欠佳。
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再生及听觉重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组织工程技术方法构建仿生柯蒂氏器来模拟内耳微环境和干细胞发育微环境,并结合脱细胞活性ECM关键信号因子的调控作用,进而模拟体内真实环境诱导干细胞向毛细胞和听神经细胞分化,为听力损伤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