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佩戴是口罩能够有效防护病毒传播的因素之一。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子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口罩气密性不佳,呼吸携带的液滴会通过口罩与面颊之间的间隙侵入人体导致感染,未能正确佩戴口罩或将成为制约口罩保护性能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医院共同完成。研究小组在机场、学校、医院、火车站、市场等公共场所随机纳入受试者,首先将棉絮置于受试者口罩四周,在受试者呼吸时观察棉絮飘动判断口罩与面颊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接着,通过头罩喷雾法对人群佩戴口罩的气密性进行测试,并采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口罩佩戴类型、口罩佩戴时间等信息,分析影响口罩气密性的危险因素。
据文章的作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介绍,研究共纳入6003名佩戴口罩的受试者。其中,佩戴外科口罩的受试者最多。通过头罩喷雾法测试发现,45.9%的人员所佩戴口罩气密性不良,未能正确佩戴口罩,且未能正确佩戴口罩与受试者年龄、性别、学历无关。与一次性医用口罩相比,N95(或KN95)、外科口罩的气密性更好,工业防尘口罩和棉布口罩没有明显差异。此外,中青年人群、女性、学历更高的人群和医院场所人群中佩戴N95(或KN95)的人数比例更高。此外,该研究还提示,工业防尘口罩虽在防护参数上较优,但长期佩戴会带来普遍不适,难以坚持,所以要尽快开展适合公众,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佩戴口罩标准的制定。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