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论文中心 -> 耳鼻喉科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下一页 末页
鼻腔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异物种类繁多,临床上常根据异物不同、滞留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其中以外生性圆形异物多见,且多滞留于总鼻道前段。鼻腔异物多发于1~6岁儿童,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我科自制回形针异物钩代替常规钝头异物钩行鼻腔异物取出,均一次性取出,无损伤及其他副作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发表时间:07-24
自拟鼻炎方是笔者参阅不同针对鼻炎的有效处方,积累归纳了对鼻炎治疗的有效药物,调整了殊途同功的药理效应,协调组成的,用于临床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适应于临床常见的各种鼻炎。....
由于听觉障碍,失去了语言发育最佳时机,导致了语言障碍,形成半哑或全哑,丧失了语言能力,给一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困难。而利用聋儿残余听力,选配适当的助听器,对其进行听力补偿和语言康复,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鼻内滴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hitis,AR)的常用方法,而鼻内局部类固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1] 。笔者经过治疗104例AR患者,发现鼻内滴药的时间,影响AR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2年7月~2003年6月,我科收治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应用上唇颊部带上唇肌蒂的黏膜肌瓣经鼻前庭底部隧道修补鼻中隔穿孔,2例均Ⅰ期成活,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农民。因“咽部异物感、咽痛20h,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6h,昏迷1h”于2006年2月27日14:30转入我科。患者于2月26日下午约6时开始自觉咽部异物感,并于夜间出现咽痛,无发热(自认为可能是感冒)并自服“复方阿司匹林及咳特灵”后入睡。于2月27日约7时起床时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及咯血。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胸痛及心前区疼痛。....
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共同问题[1]。疼痛因其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大小,病人耐受情况,手术部位不同而不同。咽科手术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直接影响病人的言语交流、呼吸、饮食、睡眠。因此护理人员随时观察病人情绪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为320例病人实施了扁桃体、腺样体、咽腔扩大、纤维血管瘤等疾病的手术,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现对其影响疼痛不良因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肿瘤容易侵犯邻近器官,大多数病例就诊多属晚期,手术切除后常带来复杂的缺损,修复困难。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开展了喉咽、颈段食管癌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成绩。2004年4月我院收治1例喉癌侵犯喉咽及食管上段,行全喉、喉咽及食管上段前壁部分切除,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咽喉及食管上段前壁,随访1年8个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1岁,因反复气促1年余,夜间感透不过气,有憋气现象,曾在肺专科医院和多家大医院就诊,X线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在耳鼻咽喉科门诊检查见鼻中隔左偏,拟鼻中隔偏曲收住院。入院检查见鼻中隔向左偏曲,有嵴突,鼻腔通气情况稍差。原定次日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前晚上患者又感透不过气。....
目的 实施下鼻甲骨黏膜下剥离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下鼻甲骨总鼻道侧黏膜下剥离骨折外移术对患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108例进行了该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 治愈102例,占94.4%;有效5例,占4.6%;无效1例,占0.9%。结论 总鼻道侧黏膜下剥离下鼻甲骨外移,黏膜恢复原位,不破坏表层黏膜,术后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了鼻腔的生理功能。主要并发症是鼻腔出血。....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