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皮下剪除及电灼汗腺治疗腋臭
目的 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腋臭患者采用腋窝横皱襞小切口,剪除皮瓣上的脂肪、汗腺、毛囊,至呈全厚皮片厚度并用电离子治疗仪电灼突出于真皮下的粒状汗腺及皮脂腺以达到有效治疗腋臭的目的。结果 34例效果好,占89.5%,4例效果中等,占10.5%。结论 采用腋窝横皱襞小切口剪除及电灼汗腺治疗腋臭,手术彻底,术后消除臭味不复发,无纵向瘢痕,术后瘢痕细小隐蔽,符合美容要求,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徐海清,陶波 2015-04-30 13:19:02
  小儿烧伤致癫痫症状1例
患儿,女,6 个月。热汤烧伤臀及双下肢5 d,面积18%,全部为深Ⅱ度,入院前创面均用中草药外敷,周围组织红、肿、发热、疼痛,伴感染,收住我院烧伤科治疗。查体:T 39.7℃、P 136次/min、R 26次/min,烦躁不安,意识清楚。入院4 h后,患儿意识恍惚,表情淡漠,神情恐惧,触摸反应增强等,并出现抽搐先兆。
作者:罗金玉 王珍 李颖 2015-04-30 13:17:50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5成熟肽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5(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散发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5例,用Trizol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RT?PCR?SSCP)技术进行BMP5成熟肽基因的突变分析,对异常电泳条带的RT?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和方式。结果:从3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检测到1种错义突变:第 213位点发生TTTT→ACAC突变,编码氨基酸改变为苯丙氨酸→组氨酸。 结论:检测到的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可能为致病突变,其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娇,沈浩,章庆国 2015-04-30 13:15:34
  吻合神经的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
我们采用吻合神经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使手部感觉早期恢复,报道如下。
作者:邹勇,王朝亮,黄素芳,刘兵 2015-04-30 13:14:28
  外耳烧伤感染47例的治疗经验
外耳烧伤感染常见于严重头面部烧伤后,常为多重细菌感染且表现为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治疗不当可引起耳廓畸形及外耳道闭锁。本科自2003年以来共成功治愈此类患者4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力,华正茂,汪际云,黄立真,张卓铭 2015-04-30 13:11:04
  兔下颌角截骨后咬肌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 通过对兔下颌角弧形截骨后咬肌肌球蛋白重链(MHC)mRNA测定,研究咬肌在骨架缩短后的适应性变化规律。 方法: 3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行左侧下颌角弧形截骨,右侧不手术作自身对照。2、4、8、12和24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提取咬肌MHCⅠ、MHCⅡ型和内参GAPDH的mRNA进行RT.PCR。 结果: 手术侧较对侧MHCⅠ型的mRNA转录降低,12周后正常。MHCⅡmRNA2周时先降低,4周后恢复正常。2、4、8周MHCⅡ.MHCⅠ手术侧较对侧增加。 结论: 下颌骨架缩短后咬肌发生适应性的改建,咬肌组分的这种变化有利于建立口颌系统新的平衡和咀嚼功能的恢复。
作者:贾学峰,黄金龙 2015-04-30 13:09:14
  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观察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对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增生组织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兔耳腹侧制作72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待其愈合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作为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另选同等大小兔耳腹侧240个创面,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与增生块发生等情况。结果: 人为造成兔耳腹侧创面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出现率为66.7%;4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367±1.025)d、(19.283±1.091)d、(13.967±0.948)d、(16.233±0.981)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增生块出现率分别为64%、90%、75%及80%。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增生块出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增生块出现率呈正相关(r=0.169, P<0.01)。结论: 增生性瘢痕兔耳动物模型制作简单,模型稳定,重复性强,可作为人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与防治研究的动物模型;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可延长兔耳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块的出现率是促进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勤生,马少林,董祥林 2015-04-30 13:08:06
  铜针栓塞术治疗血管瘤21例
目的 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 明显改善4例, 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 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 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彭智,梁杰 2015-04-29 16:48:29
  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烫伤大鼠空肠黏膜及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全胃肠外营养(TPN)对烫伤大鼠空肠黏膜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烫伤正常参照组(正常组)、传统TPN组(传统组)和添加二肽TPN组(二肽组)3组,每组11只。正常组自由饮食,另两组大鼠在颈外静脉插管后行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并接受等热量(780 kJ?kg-1?d-1)等氮量(氮量1.8 g?kg-1?d-1,二肽组48%的氮量由Ala.Gln提供)TPN 7 d,留取24 h尿测每日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7 d后取血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中谷氨酰胺(Gln)的含量;取一段空肠作黏膜形态学观察。结果:血清PAB、TRF及肌肉中Gln含量二肽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空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表面积二肽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烫伤大鼠应用添加Ala.Gln的TPN能改善机体氮平衡,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减缓肌肉中Gln含量的下降,减轻空肠黏膜的萎缩。
作者:桑剑锋,吴文溪 2015-04-29 16:47:21
  糖尿病足深部溃疡的外科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深部溃疡以降低其高位截肢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2例糖尿病足部患者采用扩创游离刃中厚皮片移植为主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52例糖尿病足部溃疡应用皮片移植37例(71.1%),皮片移植加单纯截趾8例(15.4%),高位截肢5例(9.6%),皮瓣修复2例(3.8%),一期愈合率为80.8%。结论 采用皮片移植为主的外科治疗,可尽早封闭创面,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部深部溃疡截肢率。
作者:贾艳丽,杜世新,陈 文,郑燕丹 2015-04-29 16:43:08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