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论文中心 -> 整形科
587份资料,分59 首页 上一页 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 末页
太田痣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真皮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眼部和颧部,皮损颜色为棕色或蓝色,面积大小不等。过去的治疗方法多为皮损性治疗,常遗留瘢痕。2005年以来我们利用调Q开关双波长皮肤美容激光机治疗56例太田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显微外科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40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较快。我国陈中伟等1963年首例断肢再植成功,随着1966年又成功进行了断指再植,我国断肢(指)再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成功率在90%以上,今后不仅应注重成功率的提高,更应注重再植肢体的功能恢复。我院2005年5月~2007年10月共收治11例手指毁损伤患者,施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术,均取得成功,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 比较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11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其中手术联合放射治疗67例(手术+放疗组),单纯放射治疗44例(单纯放疗组)。结果 手术+放疗组治愈率为62.7%,有效率为97.0%,无效率3.0%。单纯放疗组治愈率为59.1%,有效率为81.8%,无效率18.2%。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及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瘢痕疙瘩的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通过适形适量精确切取改进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这一改进皮瓣修复头面部及四肢软组织缺损共11例,根据缺损形状及所需组织量,精确切取不同形状、带1或2条穿支血管及不同肌袖组织量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较大供区以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话,1例皮瓣远端到约1.5 cm表皮坏死,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24个月,供受区外观良好,平整。结论 经过适形适量改进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其设计切取灵活,修复效果好,对供区损伤小,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Paget′s病是临床上少见的皮肤肿瘤,乳晕周围Paget′s病由Paget[1]在1874年首次报道,该病分为乳房Paget′s病和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后者多发生在会阴部,由Crocker[2]首次报道。会阴部Paget′s病患者早期多被误诊为湿疹等慢性皮肤病,接受相应治疗后迁延不愈,继而被怀疑为本病而就诊。EMPD的治疗手段以外科手术为主,近来也出现了光动力疗法和咪喹莫特乳膏外用等物理化学治疗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收治EMPD患者24例,行手术治疗后出院,效果良好,随访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 应用髂腹部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 方法 用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的腹股沟皮瓣及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下腹壁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38例。 结果 本组38例中,36例术后创面一期愈合,效果满意;1例瓣下积脓,经引流、植皮后愈合;1例皮瓣部分撕脱,未影响皮瓣成活及创面愈合。 结论 髂腹部皮瓣解剖恒定,操作较简单,血供良好,是修复手、腕及其下腹部临近IV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设计个性化颅骨塑形修补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0例行常规颅骨塑形修补术(常规组),80例则为个性化颅骨塑形修补术(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整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整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设计个性化颅骨塑形修补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色素痣为含有痣细胞的一种肿瘤[1],全身各处均可发生,面部居多。颜色可呈棕色、黑色、蓝色等,形态多样。根据组织病理学可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求美者多因美容原因来诊。我科自2005年开始,采用环切法和电离子去除法治疗面部色素痣,收治96例,均排除瘢痕体质,共计217颗色素痣。经观察比较后,总结如下。....
气血既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持健康美容的物质基础。气血上荣,温煦、濡养皮肤,皮肤自然红润、细腻、光泽。气血依赖脏腑功能活动而产生,借助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上荣皮毛。从中医美容的角度理解,脏腑是皮肤深层滋养的源头....
经络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观点。作为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皮肤同样需要气血的温煦和濡养。经络畅通,气血源源上荣皮肤,皮肤得到充分滋润、濡养,才能长久保持红润、细腻、光彩照人。从中医美容的角度理解,经络是皮肤深层滋养的通路。....
587份资料,分59 首页 上一页 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