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细菌作为一种光合微生物,可以直接合成微生物易于利用的碳源——蔗糖,近年来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在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代谢工程团队在利用蓝细菌产蔗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谷网站编辑 2013-07-02 10:41:50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兹海默病中心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与胰岛素一起分泌的一种蛋白通过血流运动,并且在2型糖尿病和痴呆患者的大脑中积累,其方式和与阿兹海默病有关联的β淀粉样蛋白斑一样。......
生物谷网站编辑 2013-07-02 10:37:26
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使用生化技术和质谱分析法来追踪蛋白酶ClpXP,从而揭示蛋白质的降解对于细胞周期进程以及细菌的发育重要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或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思路。......
生物谷网站编辑 2013-07-02 10:33:21
交感神经为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参与不同生理条件下动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交感神经节中主要存在两类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乙酰胆碱能神经元。阐明这两类神经元如何产生是发育神经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 ......
生物谷网站编辑 2013-07-02 10:32:17
昨天,中国红十字会召开会议介绍,今年2月,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将从现有的19省市扩展到全国所有省份。同时,针对贫困器官捐献者的激励救助办法也将在年内出台,届时,捐献者的丧务费、最后一次诊疗费等将由政府部门承担,其家庭中的直系亲属还可获得资金救助。......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如果掺杂部门利益,器官捐献和分配在中国,就很难做到公平透明。他表示,“中国的器官捐献和分配工作,不应由某个政府部门去管,而是由一个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实施。”......
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业务部副部长高新谱日前透露,今年他们将联合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出台《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中国器官捐献协调员将由志愿者逐步向专业协调员转变,未来的目标是百万人口中有一名专业协调员,以做好器官捐献的基础工作。......
中国每年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而仅有1万人能获得所需的器官,器官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为了动员更多的加入器官捐献队伍,中国政府从3年前开始实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
对于记忆力不好的人来说,这种新型胶囊或许将神奇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这种胶囊并不能从生理上真正改善记忆力。因为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药物,而是一颗颗自带小芯片的装置。 ......
健康报网站编辑 2013-07-01 11:12:37
据报道,负责撰写这项研究报告的库舍瓦哈医生说,人体一旦缺氧及贫血,就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因此,做出心脏衰竭会导致癌症的医学假设是合理的。 ......
健康报网站编辑 2013-07-01 11:11:10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