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网了解到,按照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重要部署,到2025年,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1万亿,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成为成都的三个万亿级产业。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主引擎。如何精准施策?成都高新区力求实现“四大转变”。把传统的扶优扶强转变为构建具备协同性、共生性、吸附性的产业生态;把围绕产业极核转变为同时关注整个产业的上下游;把单纯的资金支持转变为与导入和整合资源相结合;把以直接扶持为主转变为与借力杠杆并重,形成乘数效应。在政策实施一年之际,效果如何?政策是否做到精准发力,取得预期成效?
“因为高新区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国家首批‘4+7’带量采购工作中,两个品种有幸入围,中标品种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增长五倍以上。”倍特药业陈杨琦对记者表示。成都高新区提前布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正是成都高新区一系列类似产业政策驱动下,像倍特药业这样的企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据了解,生态圈政策实施一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新增生物医药类企业500余家,增长近30%; 2018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其中规上医药工业营收同比增长24%,全市占比由27.4%提高到33.7%,全省占比由11.7%提高到13.7%;全球医药巨头赛诺菲的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国际医美巨头艾尔建相继抢滩成都高新,提前谋划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制高点;在全国17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跃升至第6位。
成都高新区率先开展生物医药保险创新,支持企业开展国内国际临床试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研发和市场风险。“作为全球top3的DNA编码化合物库高技术企业,成都先导药物主要为医药企业提供化合物编码筛选服务。传统新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成都高新区与太平洋保险合作,利用保险产品支持新药研发,让我们有信心做自己的新药,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I类新药临床批件”成都先导药物董事长李进告诉记者。
在生物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中,成都高新区探索出了“政府+保险+企业”的创新研发新模式,鼓励企业购买相关保险险种,最高按实际保费支出的70%补贴。为此,太平洋财险设立100亿元保额,建设并运营“国际生物医药健康保险超市”,提供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截止到2018年底,“超市”已成功撬动7000万元的保费介入生物企业研发阶段,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
在专家联合会的推动下,2018年,成都高新区成功吸引了10多个高端团队入驻;与魏于全院士、张兴栋院士等领军人物的合作更加深入。目前,专家联合会共发展100余名企业家、科学家成为会员,组织《2018创新药物发现的前沿与实践国际高峰论坛和第8届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国际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成都)创新发展大会》等大型专业会议近10场;组织“新药中美双报实战分享”、“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讨”、“4+7带量采购对医药产业影响和对策分析”等专题沙龙20余次,很好地提升了专业化产业服务能力。联合会的工作也得到科技部、卫健委、省市药监、市医推办等相关领导和业界一致好评。
针对生物产业危废种类多、处理难等老大难问题,生态圈政策创新支持企业危废处置,充分调动类似兴蓉环保科技这类专业危废处置机构积极性,确保企业危废处置的时效性、安全性。企业危废快速转运、及时处理,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又有效地化解企业“危废”处置的“心头患”,让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在魏于全院士看来,成都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把握好建设国内唯一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机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省市及区级生态圈政策组合拳优势,也要打造好低成本、便利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环境。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评价成都高新区的生物产业“起步虽晚,但专业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发展潜力大”,认为政策精准性比较强,作用发挥比较好。纵观政策实施一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从“链”到“圈”的创新实践成果已日渐清晰,初步完成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高质量发展的“高新答卷”。但成都高新区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打造“四链条一社区一体系”产业生态圈,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药物及医疗器械国际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全球生产中心”、“四川成都国际医学中心”、“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使功能区的功能更加复合、布局更加科学、平台更加专业、人才更加集聚仍任重而道远,还需策马扬鞭,继续奋斗。期待成都高新区借力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的契机,再交满意答卷。再生医学网将持续关注。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