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网获悉,前几天国家医保局发布一纸通知,医用耗材全国统一编码来了,每个医用耗材有了唯一一张“身份证”!
《通知》提到此次同步发布了《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四项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其中公布了“医保医用耗材编码规则和方法”。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分5个部分共20位,通过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按特定顺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耗材标识码,第2部分是分类码,第3部分是通用名码,第4部分是产品特征码,第5部分是生产企业码。并且国家医保局要求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必须具备“唯一性”,实现全国医保系统一码通!一码通还要求能够实现“招采、支付统一”、”支持数据分析共享“、“便于医院临床管理”的功能。
本来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院,甚至是不同省份的医保系统,同一省份的医保和药监系统,一种医用耗材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编码系统,相当于“信息孤岛”。即使出现问题,有时候也很难追溯到源头发现问题。实现医保医用耗材全国统一编码后,相当于一个医用耗材在全国有了唯一一张“身份证”,打通从生产企业内部到流通、使用所有环节的编码、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换等相关信息的接口,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内信息可交换。更为重要的是,五级分类编码,逐级递增分别为学科、品类、用途、功能、材质、规格、厂商以及最小包装规格,对不同类别的医用耗材赋予“唯一”码,对医院管理、药监、招标、医保等部门实行“多码统一”,这对于整个医用耗材领域来说,无疑将进入最严监管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今天还同步发布《关于开展医保药品、医用耗材产品信息维护的通知》:要求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及进口产品的国内注册代理人,登录国家医保局官网“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动态维护”窗口,对产品信息进行数据维护。维护对象包括所有国家药监局和各级药监局批准注册、备案的单独收费医用耗材。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注册的,在9月30之前必须完成维护。最终企业提交的信息经审核通过后将纳入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供各地医疗保障部门使用。
医保局推进速度之快,预计不久后就将全面落地医用耗材全国统一编码标准!就在本月初,国务院办公厅才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对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重点治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医保局已经从医用耗材领域开始实施!高值医用耗材的治理无疑是要全国加速推进。而在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降低虚高的采购价格”。对此全国多地提出效仿药品,实施高值医用耗材“4+7带量采购”试点。而安徽省已经落地!6月21日,安徽省召开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会,会上发布了《安徽省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第一批产品范围为: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耗材。上述试点范围预示着,高值耗材版“4+7”带量采购正式落地了。在采购量上,安徽的方案也明确医疗机构采购谈判成功的产品的量不得低于2018年该产品量的80%。且货款结算周期90天,必须“两票制”。
但是高值耗材版“4+7”带量采购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有一个难点:药品“4+7”主要依托于“质量及疗效一致性评价”这一基础,而我国高值耗材目前尚无统一的编码体系和评分标准。最重要的是,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的方法来区分高值耗材的不同质量层次或等级,若采用低价中标的惯常做法势必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国家医保局在此时推出全国医用耗材“统一编码”,无疑将为高值医用耗材”4+7“带量采购解决重要难题!而从高值耗材开始,带量采购降价势必是要推行的。就此来看,医用耗材全国统一编码,不仅将促使医用耗材领域迎来从医院、招标、医保全过程最严溯源监管,还将为高值耗材“4+7”带量采购打下坚持的基础!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