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策法规 -> 大限将至!国家卫建委计划通过立法监管电子烟!
大限将至!国家卫建委计划通过立法监管电子烟!
时间:2019-07-24 08:56:15  作者:Annie  来源:再生医学网综合报道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鉴于电子烟具有不安全性,对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存在影响,必须严格加强电子烟的监管,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虽然电子烟有款式或者牌子,一般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实现“吞云吐雾”。它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香料。目前,电子烟在多个国家已成为了一种流行。
  中国是电子烟的发明者和主要生产地,全球 90%以上的电子烟来自中国深圳等地。在我国,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
  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的态度和政策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国家认为其是一种消费品,有的国家则认为是药物,还有些国家认为是烟草产品。因而,对电子烟的政策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支持,有的国家禁止,有的国家则进行适当的管制,还有的国家至今未表态。
  国内外研究发现,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电子烟中的各种添加剂成份也存在着健康的风险。另外,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同时电子烟的器具还存在着电池爆炸、烟液渗透、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有一项研究结果,对小鼠的实验表明,吸入电子烟的尼古丁会让其心脏、肺部和膀胱中的DNA遭受损伤,而且也会让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和膀胱细胞中的DNA遭受损伤。这项研究兼顾了动物和人体研究结果,而且双双证明电子烟对生物的DNA可造成伤害,还会增加患癌和心脏病的风险。吸电子烟对DNA的伤害类似于人们吸入二手烟造成的伤害。研究人员在暴露于电子烟烟雾中的肺细胞、膀胱细胞和心脏细胞中发现了两种诱导突变的化合物,而且DNA修复活性以及编码修复蛋白XPC和OGG1/2的基因表达,在接触过电子烟烟雾的小鼠肺组织中出现了下降。不过,也有专业人员评价称,这项研究中的小鼠所暴露的电子烟烟雾的水平高于那些吸电子烟的人可能吸入的烟雾水平,实验小鼠在12周内暴露的烟雾剂量相当于一个人在10年内吸电子烟的烟雾剂量。对此,研究者认为,吸电子烟的人血液中的致癌性化合物的水平要高于非吸烟者,说明电子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而且,尽管10年的时间较长,但至少说明电子烟也是有害的,同时电子烟的危害是以一种让人很难设防的方式日积月累而成。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执行摘要》显示,目前在我国5.0%的成人曾经使用过电子烟,2.2%的成人过去12个月内使用过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0.9%。据此推算,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为1035万。男性(1.6%)高于女性(0.1%)。教育水平越高,使用电子烟的比例越高,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最高(2.2%)。年轻人使用比例相对较高,15-24岁年龄组最高(1.5%)。
  
  再生医学网和您一起再了解一些相关政策和规定。2018年10月10日,香港禁止电子烟。 2019年1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对于新兴的电子烟,《条例》明确规定,吸烟是指吸入、呼出烟草的烟雾或有害电子烟气雾,因此,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2019年2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向特区立法会提交《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建议禁止进口、制造、销售、分发、宣传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违例者最高可判罚款5万港元和监禁6个月。2019年2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列入禁烟场所;烟民在禁烟场所吸烟将不再劝阻,直接罚款。2019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消息称,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电子烟中的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 2.5值高出6 ~ 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 ~ 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 ~ 8倍,甲醛含量高出20%。因此,世卫组织建议所有禁烟的公共场所,应同时禁止电子烟的使用。2019年6月26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将电子烟纳入控烟管理。2019年6月3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审查完毕,目前处于“正在批准”状态,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表,或将于年内发布。
  对于电子烟,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态是: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对其加强管控,以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毛群安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实现吸烟率的下降,一定要阻止青少年尝试烟草,但是电子烟恰恰容易以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先接触电子烟,随后接触传统的烟草。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目前,对电子烟的监管以及危害预防方面,国家卫健委跟世界卫生组织也做了沟通。”毛群安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应该尽早对电子烟的危害引起关注,所以在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宣传中,我们就把拒绝电子烟作为了宣传主题,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家长、青少年要提高对电子烟危害的意识,特别是家长、学校要监督,减少青少年接触电子烟的可能。”
  再生医学网将持续关注。
  (备注:部分文字源自健康时报。图片源于网络。)
关键字:电子烟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