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类健康最强“杀手”,又因治愈率低下被世人称为“绝症”。万幸的是,随着细胞免疫疗法和靶向药物的问世,彻底扭转了癌症治疗颓势。但在使用
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前,需要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检测,摆在患者面前的问题是,相关的检测费用十分昂贵,且并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也让许多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颇感忧心。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国家医保局回应“关于将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问题时指出,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此外,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将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收费标准明确的基因检测项目按程序纳入当地医保支付范围。
目前,治疗包括肺癌等癌症在内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使用特定的靶向药需要以
基因检测为前提。
现实情况是,靶向药物的优势在得到认可并陆续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同时,基因检测却面临着临床应用时间较短、技术尚不很成熟、价格费用较高、行业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多数地方尚未将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
以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为例,国家医保局指出,治疗药物克唑替尼的医保限定支付范围为“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也意味着,需要先通过基因检测,证明患者存在ALK或ROS1突变,
医保基金方予以支付。
但上述基因检测服务费用过于昂贵,此外还有些基因检测公司将ALK、ROS1等检测项目打包销售,具体费用还需进一步确定。这也导致了患者因基因检测费用较高放弃,延误病情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指出,国家层面采取排除法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和支付部分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未将基因检测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排除在外。因此,将费用较高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北京市是率先将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的地区。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北京市在2019年6月医耗联动后,已经将肿瘤用药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到北京医保报销范围中,报销比例高达90%。不过,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报销比例还是因人而异,并非都能达到90%。
此外,除了答复肿瘤基因检测进医保相关问题,国家医保局还提到,肿瘤基因检测属于医疗服务项目,按照现行政策,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指导地方按照“技耗分离”的原则,探索对诊断试剂开展集中采购,促进试剂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带动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下降。
近年来,有关肿瘤基因检测项目应该纳入医保的呼声很高,原因就在于许多癌症治疗报销的前提条件就是患者得提供自己身患何种类型癌症的证明,但想要明确得知答案,往往需要做基因检测。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地都会将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从而更好地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