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空前重视,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策略,其具体要求就是通过加快县域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布局,从而带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发展。而
乡村医生正是这策略中的重要支撑力量。
再生医学网获悉,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人才培养、医保支付、对口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改革举措,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
1、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
在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提出,要切实增加全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口腔科以及中医、护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职业健康等紧缺人才供给。
逐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完善协议服务政策,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面向农村规范培养拟从事全科医疗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医学生。
同时,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积极组织执业(助理)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逐步形成以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为特色的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2、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
《意见》提出,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保障问题,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加强基层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建设,把医保基金监管纳入乡镇政府综合监管体系。
同时,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统筹平衡乡镇卫生院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此外,还要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严格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政策,动态调整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
作为护佑亿万乡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宝贵贡献。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医生却普遍面临待遇差、工资低等窘境。对此,
再生医学网表示,随着该项政策的推出,相信将有助于提升乡村医生的荣誉感与获得感。